憑藉著選貨店不同於他人的個性品味,香氛是如何在市場有了一席之地?
有在關注時尚或是零售產業的人,相信對於巴黎知名選品店 Colette 近日沸沸揚揚的新聞不陌生,其從法國 Top 1 選貨店退位著實令人難過,可其實在這幾年,世界各地的選貨店或概念店的熱潮,也藉香氛市場的活絡衍伸出不同性格。
選品店及概念店
20年前,Colette 在巴黎開啟了這個實驗性的零售平台,至今維持著其開山始祖的地位並秉持著優良品質與品牌的良好合作關係,老佛爺 Karl Lagerfeld 在受訪時曾讚道:「這是我唯一一間會去的店,因為他們有著別人沒有的東西,我會在這裡買手錶、電話還有珠寶..等等所有東西,他們創造了一種配方是你難以抄襲的,因為世界上只有一間 Colette,還有她們母女倆全心全意的參與。」
而這樣的傳奇,由於創辦人 Colette Rousseaux 即將退休劃下句點,品牌選擇在選貨店百家爭鳴的時代,急流勇退,毫無疑問的,它造就另一個時裝史的傳說,如同《GQ》曾在報導中這樣提到:「COLETTE,一間改變零售面貌的巴黎商店(COLETTE, THE PARISIAN STORE THAT CHANGED THE FACE OF RETAIL)」
選貨店賣的是什麼?商品,氛圍,還是故事?
如果說百貨公司是加法的數大便是美,那概念選品店便是減法藝術的魔術師,各家採購如何在眾多品牌中,挑選出最適合自己的設計師,風格,款式,就像是去蕪存菁的概念,策劃出一季又一季的樣貌。
「商業從來不是我們的主題,一切就只是情竇所在,
我從沒問過自己人們期待在 Colette 看待什麼,
我只希望用難以抗拒的事物來驚豔他們。」
— Sarah Andelman
不同於單一品牌的專門店,選貨平台比拼的是採購的品味及精準度,也因此,更多小眾的設計師能在這樣的環境中脫穎而出。近年來,由於選品概念店的興起,越來越多人開始關注各個領域的新銳設計師,越獨特越能表達自我的品牌,越受到各年齡層消費者的喜愛。
當小眾逐漸成為大眾
這個小眾的市場通常稱之為利基市場(Niche market),利基是英文名詞「Niche」的音譯,Niche 這個字最早源自於法文,法國人信奉天主教,在建造房屋時,常在牆上鑿出一個小小的空間用來供放聖母瑪莉亞像,這個空間雖然不大但邊界清晰,所以後來被引用形容大市場(Mass market)中的縫隙市場。這個詞最初是由美國商學院學者在80年代提出,並且在現今商業模式中廣泛的被引用。
香氛概念店與小眾香氛的崛起
除了服飾與精品配件外,「香氛」的概念漸漸也延展到各領域的零售平台上,舉凡生活商品,3C品牌,甚至是美妝香氛,各式各樣的複合式概念店也在各地發酵,近年漸漸成為主流的小眾香氛品牌(Niche perfume)便是很好的例子。
\
提到獨立香氛平台,非得提到巴黎這間令所有香氛愛好者眼花撩亂流連忘返的香水概念店 — nose。它成立於 2013 年,座落於巴黎市區第二區,外觀風格俐落舒適的店面,走進令人沒有壓迫感的店面,一整面玲瑯滿目的各式樣香水瓶,nose 代理超過40個香氛品牌,致力發掘並推廣各種新興小眾香氛品牌,每個月定期舉辦聞香活動,讓前來的顧客都可以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香味。
此外,當說到巴黎的零售店,我們也必須提一提巴黎最古老的商場,Le Bon Marche。其創立於 19 世紀,在當時以獨立店面為主的巴黎市區,能在同個空間裡選購各式商品,並不定期的舉辦私人音樂會及藝術展,這樣的概念在當時可以說是創舉,直到 1984 年,Le Bon Marche 被 LVMH 集團併購,重新將其定位為高端的百貨商場(今年更以地址 24 Sèvres 為名成立 LVMH 網購平台),除了保留其復古風華的內裝,也注入了更多現代時尚新血。
除了時尚精品外,Le Bon Marche 的香氛區亦是巴黎風格人士關注的區塊,比起家喻戶曉的品牌香氛,小眾獨特的香調更能引起巴黎人的青睞,舉凡義大利的 ACQUA DI PARMA、瑞典的 BYREDO、新銳法國香氛品牌 LE LABO…等,這小小的廣場,像是來自世界各地調香師們爭鳴之地,暗潮洶湧。其中,成立於2007 年的法國品牌,MEMO,以其招牌的復古行李箱陳列搭配金色幾何圖樣的瓶身,就像是融合了舊時代風華與現代奢華元素的 Le Bon Marche 一樣,為世人帶來一種絕妙平衡。
世界上最棒的工作 — 旅行
現代人越來越注重生活品質,對於旅居或周遊各國的嚮往也越來越興盛,但上班族礙於工作與假期的限制,常常只能將自己的旅遊慾望減到最低,但相信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曾經在心裡暗暗期盼的有一天能將旅行納入生活或甚至是工作的一部分,我們接下來要談到的香氛品牌主理人生活,相信會羨煞許多忙碌的現代上班族。
MEMO的創始人為一對夫妻,Clara Ferré -Molloy和John Molloy,品牌建立於 2007 年 , Clara 是土生土長的西班牙安達魯西亞人,非常多愁善感,喜歡寫詩、故事和插圖等來抒發情感。由於他們很喜歡旅行,處身於不同的國度更容易帶來情感沖擊。於是,她把一切宣泄於文字創作。後來,他們遇上了著名香水師Alienor Massenet,她看過 Clara 文字作品後,把當中強烈情感融和到不同香氣中,以香水作記憶的解讀和盛載,創造出一瓶一瓶的香氛作品。因此,旅行之於Clara,不再僅僅是一個興趣,也成為她生活,甚至是事業上非常重要的一環。MEMO也憑藉著如此獨特的品牌個性與創作背景,在倫敦及巴黎等指標性城市中得到當地香水愛好者的青睞;2016年,先前提到的Le Bon Marche,MEMO 以獨立品牌之姿,創造了銷售前三名的佳績,並在Harvey Nichols 與 Galeries Lafayette 百貨,佔據香氛類銷售排名第一,再再證明了小眾香氛品牌的崛起實力。
值得一提的是,品牌名稱MEMO,也貫穿了旅行的概念,將一瓶一瓶的香水比喻為”備忘籤”,明信片,甚至是快照一樣,記錄每趟旅程的回憶。另外,在香水的瓶身設計上,每款香水皆以該趟旅程中最具代表性的插圖放在瓶身外,象徵著旅行的紀念品,與香味相互呼應。身為MEMO香氛藝術總監的Clara Molloy同時也是每段旅程香氛編輯者,透過調香師Aliénor Massenet香氛筆觸共同創作出一段永恆的香氛意境。其中,非常具有特色的為游牧探索系列,先前的文章中,我們有探討過香水與皮手套的關聯度,如今皮革的氣息已成為了香氛曲目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品牌中非常經典的遊牧系列作品,Carla便在其自身獨特的旅行歷程中,特別挑出愛爾蘭,非洲,義大利,法國,與俄羅斯的風景,透過調香師Aliénor的詮釋,用皮革香氛元素串連整個系列,闡釋如遊牧民族般隨著文化、皮革與香水的足跡,探索那些嗅覺的記憶與無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