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尚與皮草的愛恨情仇還在上演,但可不是買二手就沒你的事了
對現代的我們來說,反對動物皮毛製品,應該是再自然不過的事了吧?多年以來,穿戴皮毛已成為一種禁忌,然而,如今卻出現了一個奇怪現象:只要是 vintage 皮草,好像又沒關係了?但這一切真的沒關係嗎?
皮草的起與落
.
人類穿戴皮草的起源淵遠流長,但到了 1960 年代反對皮草的聲音終於出現,即便美劇《朝代》(Dynasty)曾在 1980 年代短暫引領皮草時尚風潮,然而同時期善待動物組織(PETA)也正式成立,並開始推行「寧願裸體也不穿皮草」(I’d Rather Go Naked Than Wear Fur)運動。當時間來到 2000 年代,皮毛產業也沒能抵擋經濟大蕭條,在經歷最後輝煌後再沒復甦,直到現在。

到了 2020 年,PETA 的「寧願裸體也不穿皮草」運動終於劃下句點,但他們真的成功了嗎?Calvin Klein 在 1994 年打頭陣宣示不再使用皮草,在接下來的 20 年裡,Chanel、Burberry、Prada、Versace、Ralph Lauren、Tom Ford、Marc Jacobs、Coach 等設計師品牌都加入行列,旗下擁有 Gucci、Balenciaga 和 Saint Laurent 等的開雲集團也在 2021 年宣布全面禁用皮草。
除此之外,英格蘭和威爾斯在 2000 年成為最早禁止皮毛農場的國家之一(但進口仍為合法),美國加州也在 2023 年立法禁止生產和銷售皮草,就連英國伊麗莎白二世女王在世時,都曾規定所有為王室製作的服裝,必須以仿真皮毛替代真皮草。
從扭轉大眾觀感,到成功讓政府、產業、消費者難得朝著同一個方向前進,反皮草運動看似取得全面成功,這也體現在了數據上——根據國際反皮草聯盟,全球皮毛生產量在過去十年中下降了 85%,因皮毛製品而被殺害的動物也從 2014 年的一年 1.4 億隻,下降到了依然很多的 2000 萬隻。然而如今,這個趨勢似乎正在以另一種形式重新崛起。

Gen Z 又開始購買皮草了?
.
時尚趨勢的週期不會停止輪轉,皮草也躲不過——2024 年,「黑幫太太美學」(mob wife aesthetic)崛起,加上美國政治氛圍搖擺回到雷根年代的保守主義,穿戴皮草的風氣也重新回歸。
根據《華爾街日報》,趨勢預測平台 Trendalytics 的數據顯示,「vintage fur coat」的 Google 搜尋率自 2023 年 1 月以來狂漲了 688%,「faux fur」則不見起色——是的,對追求高品質、低價位和環境友善的 Gen Z 來說,vintage 和二手皮草大衣成了最新炙手可熱的單品。

PETA 又是怎麼想的?
.
但對 PETA 而言,所有皮草製品——無論是新的或舊的——本質上都仍是動物毛皮製品,而古董皮毛,實質上更是一種危險的潮流趨勢。PETA 宣傳部總監 Ashley Byrne 告訴《華爾街日報》:「有一部分人是出於好意,卻方向錯誤,他們會穿著古董皮毛,但絕對不會考慮購買新的皮毛。但他們應該對任何從動物身上剝下來的毛皮感到同樣噁心與反感。」
美國人道協會(Humane Society of the United States)時尚政策總監 PJ Smith 則表示:「如果有人看到一個人穿著皮草,但不知道那是二手的,他們很可能就會去買新的皮草。」尤其當那個人是擁有超強「帶貨力」的蕾哈娜、Kendall 和 Kylie Jenner 姐妹時,又有多少社群媒體用戶真的能分辨,或在乎,那些究竟是新品還是 vintage?

仿真皮草不代表比較環保,而 shearling 又是什麼?
.
在多數品牌不再推出全新皮草設計的年代裡,除了人造仿真皮毛成為主流,你一定也發現了 shearling 的崛起。在最近一季的米蘭時裝週上,《紐約時報》時尚評論家 Vanessa Friedman 就注意到了 shearling 的無所不在。
皮草世家 Fendi 在品牌 100 週年大秀上幾乎全部運用 shearling 仿造狐狸皮草的效果(但還是悄悄帶來了兩件真貂毛大衣),而從 Prada、Ferragamo、Tod’s、Dolce & Gabbana 到 Emporio Armani,各家創意總監則紛紛出面解釋使用的是 shearling。但 shearling 到底是什麼?它又為何成為了一種特例?

Etro
嚴格來說,shearling 實際上也是一種皮毛,源自剛剃毛後仍有毛附著在上面的羔羊皮,但因為經常為「副產品」,因此被 PETA 免強接受,在道德爭議上也相較不那麼受爭議。出自安哥拉山羊的馬海毛(mohair)也為同樣道理。
你或許會問,那為什麼不全部使用人造皮草就好?事實上,人造皮草由塑膠纖維製成,著用壽命較短,更無法被自然分解。相較於在加工過程中需要使用大量化學藥劑處理的真皮草,到底哪個才是比較環保的選擇,這樣的思索其實並沒有意義,因為正如《Vogue India》所寫:「這是一個充滿灰色地帶的議題,而事實是——沒有哪個選項絕對完美。」

時尚,一直以來都是政治
.
無論設計師選擇真皮草、仿真皮草,還是 shearling,再撇除那些希望營造華麗、貴氣、復古、狂野等風格的說詞,我們都必須思考,設計師刻意模仿皮草背後的意圖是什麼?只要「皮草=奢華」的意識型態存在,我們就必須認知,這從來不只是美學喜好這麼簡單。
Vanessa Friedman 就表示:「這正是這些皮草最有趣的地方:它在創作者心中扮演著不同的角色;也可能在觀者的眼中,在穿戴者的內心深處,激起截然不同的感受與意義。」但這並不能成為一種藉口。「因為無論你想怎麼稱呼這些『皮草』,無論它們實際上是由什麼製成的,大多數人看到的就只有一樣東西:皮草。而這會觸動我們腦中某種原始的本能——一種也許比任何人想像中都更難被消除的衝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