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SHION TALKS

在飛機上選電影看時總是出現選擇障礙?或許你可以這麼做

你在搭機時都是怎麼運用時間的?選一部電影來觀賞是許多人的選項,而每個人都會有自己挑片的心路歷程,那麼《紐約時報》的影評人又會怎麼做?還有, 航空公司又是怎麼選出那些機上片單的?

《紐約時報》影評人 Alissa Wilinson 的指南是:

  1. 一登機就馬上看有哪些電影,趁起飛前收集你有興趣的選項,並到 Metacritic 網站了解內容和評分;
  2. 思考一下這趟旅程對你的意義是什麼。有些航班會選擇和目的地相關的電影,讓你事先感受當地文化氛圍。但如果你對接下來的旅程感到焦躁不安,那麼建議還是看一些溫馨熟悉的電影;
  3. 雖然機上沒有 4D 或 IMAX,卻是難得把周遭干擾因素降到最低的觀影體驗。所以不如把握機會去看一些平常沒耐心靜下來看或沒空看的電影吧;
  4. 航空公司不會依據個人數據生成專屬的挑片演算法,只是選出了他們覺得最適合普羅大眾的,所以你也可以更隨興地去嘗試一些不一樣的選擇!

那麼,航空公司又是如何選出這些電影的呢?根據《紐約時報》,西南和達美等美國本土航空皆有專門負責安排機上娛樂的團隊,有些甚至會為此出席影展。但他們做決策的一大參考指標,依然是數據:

  1. 航空公司握有機上乘客觀看電影的數據
  2. 或者也會參考外部串流平台的收視表現
  3. 而且乘客其實也很愛給建議

為了照顧不同受眾與族群的觀影偏好,各家航空公司勢必會盡可能提供多樣選擇,從院線片、老少咸宜,到地區性和季節性主題應有盡有。不過,他們也分享,最高人氣的機上電影,有時候或許跟大家想的不太一樣——例如有公司因為下架了《瘋狂亞洲富豪》而遭到投訴,另外也有公司發現 2019 年票房滑鐵盧的音樂劇改編電影《貓》成為意外大熱門。西南航空的機上娛樂負責人解釋:

既然本來就要待在這裡好一段時間了,因此乘客們便決定看那些平常他們不願意買票進戲院看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