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SHION STORY

憑一只打不開的環,Cartier 從此改寫珠寶界歷史

珠寶藝術史上,有一位鬼才設計師 Aldo Cipullo,被譽爲是「20 世紀最懂設計的人」之一,他出生於 1935 年義大利的一個珠寶商家庭,小時候每天放學回家就得為嚴厲的爸爸工作,頗具創作天份的 Aldo,在這段期間奠定了珠寶知識的底蘊,長大之後,他追隨心中的美國夢,在 1959 年來到紐約闖蕩。

風靡紐約的男子
.

來到紐約後,被形容是 「迷人得像電影明星般」 的 Aldo Cipullo,很快就打進了紐約社交圈,過了一段風生水起的日子,不過人生不會天天順遂,1969 年他遭遇了一段痛心疾首的失戀,半夜三點,傷心的 Aldo 拿起筆畫下了這個設計。

傑出的一鎖
.

想要鎖住愛情的 Aldo Cipullo,以在美國逛五金行的記憶為啟發,用螺絲起子的概念設計了這款簡約、實用的設計,最特別的莫過於每一只手鐲都附帶一把專用的螺絲刀,須要別人幫忙才能戴上,象徵著 「一段愛情也需要兩人合力才能成立」,這個設計,就是卡地亞大名鼎鼎的 「Love 手環」。

有多經典?
.

「Love 手環」 推出後,熱賣到設計師不愁吃穿,極簡輪廓更改寫了 20 世紀的珠寶歷史,它也沒有愧對其「不能自己拆」的特性,你既可以戴著它出席正式晚宴,也可以簡單搭素 T 牛仔褲,轟動的程度是,當年的紐約醫院還得向卡地亞索取專用螺絲刀,因為太多人戴著這款手環了!

不能拆也愛?
.

統整下來,大家會推崇「Love 系列」 不外乎兩個原因,一個是它橫跨時代的特性,超越了當下的流行或配戴者年齡,另一個就是它的實用性,從卡地亞的 Juste un Clou 釘子系列,到 Clash de Cartier 方形釘系列,都可以和 「Love 系列」 擦出精彩火花。

女神手上那只
.

講到 Clash de Cartier 系列,就不得不提一下 Lily Collins 拍的最新形象美照,既果斷率性,卻又優雅自若,一眼道盡這系列的前衛特質,也引人好奇想湊近看看。

竟這麼多細節
.

放大仔細一看,霸氣的 Clash de Cartier 原來用了 600 多個不同部件才組合而成,今年的新款更是把 Clash de Cartier 靈魂三元素——方形釘、圓珠、飾釘加倍放大,在矛盾與和諧的微妙平衡間,帶來亦剛亦柔的活力。

誰把它們放在一起?
.

之所以會有現在的 Clash de Cartier,說起來也得感謝 1925 年藝術博覽會上那對卡地亞髮飾,由兩朵蘭花組成,開先鋒的用縞瑪瑙飾釘結合錐狀寶石結構,彷彿情竇初開的少女,拿捏不準愛情的力道,溫柔中帶刺,總之這在當時可說是十分前衛的設計。

越矛盾越喜歡
.

如今 Clash de Cartier 延續了那股經典中的前衛、優雅中的叛逆,並且在縞瑪瑙圓珠和玫瑰金飾釘中間,再鑲嵌上一排鑽石,除了外型搶眼,更感受到卡地亞活力創新的精湛工藝。


The Article Sponsored by Cartier 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