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劇人的惡夢:所以現在影集每季之間為什麼都要等這麼久?
曾經,愛追劇的我們把影集融入日常規律,甚至視為某種家人或朋友——《六人行》是陪你長大的哥哥姊姊,《花邊教主》讓青少年生活不再無聊,《實習醫生》則是下班後看別人上班的另類療癒法。你跟著影集裡的角色一起成長,你知道每年在同一時候,他們就會帶著新的故事回來和你分享,直到某一天,他們畢業、搬家、結婚、重頭來過,或從此過上幸福快樂的日子,你為他們送上祝福,並接受自己和他們之間的故事將從此告一段落。
但現在,一切都不一樣了。《紐約時報》的影視評論家 James Poniewozik 這麼形容:「你最愛的影集曾經感覺就像一位家庭成員一樣。但它現在是那種每過好幾年才會出現的朋友,講一些瘋狂的故事娛樂你,然後就又跑掉,下次根本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回來。」
比如說,《怪奇物語》第三季和第四季之間相隔了三年;《亞特蘭大》第二季和第三季之間相隔四年,《無間偵探》第三季和第四季之間更相隔五年。而接下來,第一季在 2022 年推出後大受好評的 Apple TV 影集《人生切割術》,剛預告下一季會在 2025 年一月回歸,MAX 的《高校十八禁》則是在 2022 年推出第二季後,不斷傳出停播謠言,直到本月終於出面闢謠,表示預計在 2025 年開拍,代表開播大概還得等到 2026 了。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
.
在今日的影劇圈,影集每季之間相隔一年半到兩年已成為新常態,背後的原因當然各有不同,不過全球疫情和去年的好萊塢罷工絕對扮演了重要角色,除此之外,還有串流平台預算刪減、製作品質大幅上升等因素,所以追根究底,還是依據「產業生態變了」。
首先,在串流為王的時代裡,許多影集製作規模都已不輸好萊塢電影。除了像《權力遊戲》、《怪奇物語》和《柏傑頓家族》等場面浩大精緻的作品,如今也有越來越多電影 IP 推出衍生劇集,例如《星際大戰》系列的《曼達洛人》和《沙丘》系列的《沙丘:預言》等,這些故事所追求的電影級品質,本來就需要更長時間去籌劃、拍攝和後製,當然還有配音和字幕等,都需要考慮進去。就像我們平常不太可能去要求一部電影在短短兩年後就推出續集,越來越多的影集也是如此。
很多時候,這也跟「人」有關。不只是專走大場面路線,許多串流平台也更偏向找大人物來吸引觀眾。從大衛芬奇的《紙牌屋》、華卓斯基姐妹的《超感 8 人组》、朴贊郁的《同情者》和班史提勒的《人生切割術》等,都是電影導演在小螢幕小試身手的例子,可想而知還有多少電影團隊如今都轉戰影劇,並將拍電影習性帶進這個圈子——於是一季 20 集起跳的習俗變成了一季頂多 8、9 集,流水線式的生產流程也變成每一部作品都是量身定制。
所以這有解嗎?
.
要知道有沒有答案,首先還得知道問題出在哪。《Vulture》指出,串流平台本來就不重視效率——Netflix 的體系更注重觀眾能夠不斷追不同的影劇,而不是固定收看某單部影集。而除了收視率,串流平台也更在意劇集是否吸睛到足以吸引到新訂閱者或高收入族群。
砸下更多的時間和資金去製作一部影集,或許能延緩滿足觀眾們的期待,讓每一季的回歸更顯重大和值得期待;但與此同時,正如前面所講,這對已經習慣傳統觀影模式和體驗的追劇狂們來說並不好適應,甚至有點痛苦。
更別提,人類都是健忘的、仰賴熟悉感的動物——更久的等待時間也意味著冒上讓觀眾失去連結和興趣的風險,而就算影集看似只想變得越來越像電影,但事實是,影集也有電影取代不了的地方,例如它的敘事是可以更循序漸進的,角色歷程也更有空間去琢磨醞釀。因此,還是有像《艾蜜莉在巴黎》、《黃石公園》等穩定輸出的影集,同樣帶來了很好的成績,至於它們能不能重新引領業界回歸「正常」,這可能還有待觀察。
那觀眾們可以怎麼做?在抱怨完之後,該等終究還是會等,該看終究還是要看——或許你可以多累積幾季,甚至有耐心的話可以等全劇終再一次追,不過在社群媒體上討論聲量越來越高且難以遁逃的狀況下,沒跟上即時討論是一回事,光是不被劇透,就是一大困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