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像逛美術館?台灣第一棟由建築大師 David Chipperfield 操刀的絕美住宅
美的事物可以帶給人們愉悅感受,現代人的審美經驗已逐漸從美術館步入街廓,進而走入家中。建築是所有藝術種類裡最具實用價值的一種。不僅具有結構之美,同時也具備裝飾之美。遠觀形式恰如欣賞圖畫,近玩材質又似品鑑雕刻,進入空間內部,也可自然興起情感。
大陸建設自板橋走出世界建築之路,2024 再度將世界帶回板橋。力邀普立茲克建築獎大師 David Chipperfield 打造當代建築藝術品。「耑芃」外觀以柱列幾何,9 米 3 模數跨距,為建築詩意敍事,城市天際線下正如一件大地雕塑。大陸建設與 David Chipperfield 遴選兩位台日藝術家雕塑作品,創造建築與藝術的動感對話。
日本藝術家小田瑪莉露絲以 whole 為題,象徵萬物整體
.
David Chipperfield 為了形塑自然與城市的溫柔介面, 一層公共空間刻意營造曲徑通幽的迂迴入口,迎著雙排大樹,轉身側方簷廊,第一道序曲是穿透的禪境框景,鏡面水池上懸立著日本藝術家小田瑪莉露絲的藝術雕塑。她的作品寧靜而富有情感,以水性樹脂、陶為材質,反映對流暢線條和自然形態的迷戀。常獲邀參與國際性展覽,包括倫敦皇家藝術學院、日本陶藝之森、瑞士卡魯日博物館以及 倫敦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館,在國際上頗具能見度。
小田瑪莉露絲認為 David Chipperfield 的建築作品對空間歷史背景有著深刻的敏銳度,並以微妙而不突兀的方式展現大器之美。徜徉 David Chipperfield 所創造的空間,簡約而純淨,通透而輕盈。於是以水、樹木和空氣為背景,作為靈感的起點。形式上,受到地衣和植物的啟發,以「Whole」為主題,萃取白色美學概念,象徵包含所感知的一切顏色。表達在凝視整體的同時,也能看到各部分之間的連結,生命力在自然循環中滋養著萬物,世界和諧共生。這件雕塑源自對萬物整體性的沉思,並試圖將這一理念具象化。以自然的形狀與線條和幾何形狀進行對比。更將 David Chipperfield 的空間視為框架和容器,自植物生態的脈絡中萃取形體,注入情感反射,冶煉最赤裸的本質,讓自然之美得以綻放。
台灣藝術家郭思敏,創造冉冉而生的動量
.
進入大廳視覺主角則是台灣藝術家郭思敏的雕塑作品。畢業於美國加州藝術學院,而後取得耶魯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在研讀建築學期間的訓練也強化她對空間的認知,數年前開始嘗試將觸角延伸至雕塑,並選擇不鏽鋼及鐵件為素材;前者是最接近無色的銀色金屬,後者則最能表達時間感、表情豐富多變,好像自有生命。透過生鏽、止鏽、刮磨、烤漆等過程,打造出一座座充滿建築感的作品。在流動的虛空間延伸光影穿梭的路徑上,帶領觀者進入一個個巨大而幻化的場所,固態作品頓時化為無重力狀態,可以在虛空中自由輕盈地翻轉。
受邀為 David Chipperfield 台灣第一件住宅創作,她視為一場難得際遇。學建築的她深深認同 David Chipperfield 不譁眾取寵、不彰顯個人風格,而追求融入環境、反應都市紋理與人文歷史的建築理念,領略到 David Chipperfield 的作品永遠經得起時間考驗,空間看似理性,卻可以帶動使用者直覺性的感受。在進行這件作品發想時,也將靜態轉化為空間的動詞,捕捉緩緩延伸的韻律。透過六個不同向度斜面,形成向上的動能。紙版建築模型置放在金屬轉盤上,全方位審視從內而外、垂直水平、量體比例,尋找疏朗而安定的平衡,模擬著居所主人行進間看見作品不同角度的變化,在點線面構成的美學型態中創造視覺的動感。David Chipperfield 在多方提案中選定樣式,色彩上也指定以法拉利黄呈現輕快神韻,進而和多進式藝術大廳的流動風景展開對話,在目光的縫隙間,感受空間瑩動的能量,讓藝術與建築共舞。
以[冉冉而生]為名是描繪一種以情緒或行動趨向完成又留白,而且是現在進行式的狀態。如同創作時對於心中未明的感受與望想的描述,扶搖直上蓄勢待發又帶著無限欣悅和想像!
搭建建築藝術共舞風景,大陸建設為社區打造美感工程
.
藝術,是大陸建設獻給社區的美感工程。從建築美學、景觀園藝、公設空間到公共藝術,社區就是一個美感養成環境。大陸建設從國際大師作品思維出發,斥資搭建藝術與建築諧奏舞台。藝術與建築的對話是一個富有層次的主題,更是一種多維度的互動,通過空間、形式、功能與意象的交織,共同構築了人們對於物質與精神空間的理解與體驗。大陸建設在「耑芃」公共空間植入的藝術底蘊不僅是社區價值的再昇華,更見證美好生活文化的唯美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