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mmy Ton 和 Phil Oh,見證時尚街拍過去十五年變化,他們對現在的網紅文化有些話想說
時尚街拍是什麼?來自芝加哥、自認是悲觀主義者的 Phil Oh 認為是「美化的狗仔照」,越南裔加拿大籍、高中時期就會在午休時躲在電腦室看 Style.com 的 Tommy Ton 則認為大秀外場就是時尚街拍的誕生地。
街頭是他們的遊樂場,也是他們的競技場
.
總是騎著腳踏車在街角出沒的 Bill Cunningham 和《FRUiTS》創辦人青木正一絕對能稱作始祖級的時尚街拍大師,但說到讓時尚街拍和網路時代真正接軌,不能不提到 Tommy Ton 和 Phil Oh。這兩位亞裔男子是多年同行、是私下好友,也是彼此最棒的競爭對手。兩人都以讓人眼睛為之一亮的街拍視角為人稱道,然而各自的行事風格卻截然不同。
今年 39 歲的 Tommy Ton 從小就是一位時尚狂熱份子,致力於把自己打造成一本行走的時尚百科全書(目前也在籌劃出書中),攝影一開始也只是他近距離接觸時尚的方式(他前幾年曾在紐約時裝品牌 Deveaux 擔任四年的創意總監,如今已重回攝影界)。在家鄉多倫多拍到發現沒東西可拍之後,Ton 在 2007 年第一次來到歐洲的時裝週,成為最早期守在時裝秀門口的街拍攝影師之一。另外,他坦承自己得失心頗重,會對同一個人瘋狂按快門,也會主動去追逐想要捕捉的畫面。
今年 43 歲的 Phil Oh 相較之下則像一張白紙,在誤打誤撞下闖進時尚界。在拾起相機之前,他當過服務生、努力碼字的小說家,也在紐約大學宿舍裡賣過紅極一時的 Beanie Babies 填充玩偶(有些收藏價值很高的 Beanie Babies 能賣到上萬美元,不過他賣的是哪一種目前未經證實)。他對很多事感興趣,卻一度沒有明確人生方向,在巴黎、倫敦和東京旅行時為了給自己一個多待在那裡的「正當理由」,於是決定成立街拍部落格,用的甚至是在好市多買的廉價傻瓜相機。他的個性有些隨緣,一度從不參加早上的秀(因為要睡到下午,至今有時候還是會這樣),喜歡捕捉時裝週幽默真實的一面,經常按一兩次快門就作罷(即使有時候回家看到成品時會懊悔自己當初為何不多拍幾張)。
從街拍開始的時尚生涯
.
兩人的截然不同之處或許正是他們合拍的原因。皆以自創時尚街拍部落格起家的 Tommy Ton 和 Phil Oh(Ton 的是 Jack & Jil,Oh 的則是 Mr. Street Peeper)逐漸受到業界關注,首先是 Style.com 御用街拍攝影師 Scott Schuman(The Sartorialist 創辦人)離開後由 Tommy Ton 替補上陣,不久後 Vogue.com 正式上線,自然而然就找上了 Phil Oh。後來就如大家所知的,康泰納仕集團成立的時尚網站 Style.com 在 2017 年後轉型成今日的 Vogue Runway,Tommy Ton 沒有選擇繼續和他們合作,如今由 Phil Oh 和他們配合。
除此之外,兩人也開始為許多雜誌和品牌拍攝大片。在近期兩人與《Vogue》的 Podcast 訪問中,Phil Oh 就分享了:「在我創立部落格幾年後,《Seventeen》雜誌曾找我拍攝一組時尚大片。我想他們並不知道連我都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不過,我到了片場之後他們很快就發現了。」而曾擔任《GQ》御用街拍攝影師的 Tommy Ton 後來也曾為 Gucci 等品牌拍攝照片。或許不像 Nick Knight 或 Tim Walker 一樣擅長憑空創造出一片時尚天地,他們深知自己的主場在街頭,至今也繼續捕捉著那些真實世界裡的時尚故事。
那些見證歷史的,還有那些永遠錯過的
.
在為 Style.com 工作之前,Tommy Ton 最引以為傲的街拍照之一來自 Commes des Garçon 秀場外,肯伊威斯特(Ye West)前來看秀,身邊跟了幾個來時裝週湊熱鬧的好友。「當時只有我和另一位街拍攝影師在現場,然後他們往我們的方向走過來。我當時沒有非常積極地想要拍下他們的照片,只是想著:『好呀,不如就來拍一張照片。』因為他們當時也沒有真的為我們擺什麼姿勢。」
那張照片中,除了當時已經非常有名氣的肯爺,還有後來成為 Louis Vuitton 首位非裔美籍創意總監的 Virgil Abloh、饒舌歌手兼主持人 Fonz Bentley、音樂製作人 Taz Arnold、曾和肯爺和詹皇合作的設計師 Chris Julien,和肯爺前經紀人兼設計師 Don C 等。這個畫面後來被卡通《南方公園》惡搞重現,成為近代潮流男裝史最具代表性的照片之一,也讓 Ton 不禁感嘆:「真希望我當時用的是更好的相機,讓我能更好地聚焦。」
因為 Ton 目前並沒有和任何時尚媒體合作,所以有時會默默成為 Oh 的最佳助攻。在 Podcast 中,他透露自己會在社群媒體上尋找穿搭達人,邀請對方來到大秀場地附近,確保只有 Oh 能拍攝到這組「獨家照」(私藏這些穿搭達人幾乎成為他的一種特長,因為他認為「有些人成為街拍明星的瞬間就像是受到某種詛咒」),或者當他看到某個有趣畫面,但發現 Oh 在一旁跟別人聊天時,他就會大聲地給他友情提示:「Phil!快給我滾過來!」
即使如此,擁有十多年歷練的 Phil Oh 有時還是會錯過一些精彩瞬間,例如 2022 年 10 月巴黎時裝週的 Rick Owens 大秀上,打扮得像一隻暗黑美人魚的歌手 Eryakh Badu 引起現場高度關注,而儘管在秀後留守了將近一個小時,這個機會還是在他眼皮下悄悄溜走了。「但你通常只能想:『隨便啦,明天又是新的一天。如果你錯過了一張照片,又有誰會在乎?』」他說。
當時裝週街頭變成大型品牌置入現場
.
至於他們是怎麼搭上線的,其實只是在某一年巴黎時裝週上,Phil Oh 主動向 Tommy Ton 詢問能不能為他拍一張照(因為對方身上穿的 Jeremy Scott 設計的薯條印花毛衣)。當年的時尚街拍界就是如此,你會走上前和對方搭話,拍下他們的照片,更不時會成為朋友。
有趣的是,在 Style.com 關閉的隔一年,才是時尚街拍文化真正爆發的開始。像 Tommy Ton 和 Phil Oh 這樣的街拍攝影師其實早已在潛移默化中改變了時裝週生態,從他們主動挖掘真正有機且有趣的穿搭,到開始有人無論有沒有大秀邀請函,也會盛裝打扮前來「被拍照」;於此同時,時裝秀外聚集的攝影師開始比真正出席看秀的時尚買手、雜誌編輯、VIP 和網紅名人們還要多,排場本身就是一場吸睛大秀。
不只是這個供需鏈在社群媒體發酵下開始膨脹,時裝品牌們當然也觀察到其中商機,要求受邀的時尚網紅和明星們身穿上一季大秀(也就是現在已進駐全球店舖中)的造型,讓展售不只出現在伸展台,更延伸到了秀場外的大街。當時尚首都們的街頭從原本的民主化時尚紅毯,變得像是商業策略的較勁之地,街拍又能如何避免成為各家品牌的低成本廣告拍攝?
對於這個現象,這兩位街拍攝影師感想如下:
.
Tommy Ton :
「我這麼說不是為了黑誰,但我們很想念以前人們會出現時完全不在乎是否被拍,或者只是為了份內工作才出席時裝秀的。所以當這變成了人人只是來像孔雀一樣展示自己的一場遊行,你當然會覺得:『我不想拍這個人,因為他只是為了獲得關注。』就像是如果布萊德彼特在面對每一台相機都會做一個 360 度大轉身,你會怎麼想?你可能會覺得:『這男的真是個愛作秀的人』對吧?」
Phil Oh:
「在我們職業生涯的初期和中期,我們拍的那些照片記錄下了人們真正在穿的東西,由他們自己搭配出的造型。流行趨勢是從街拍照中誕生的。就某種方式而言,照片中的男男女女和我們進行了一場合作,一起創造出了讓設計師、造型師和消費者都會有所反應的趨勢。但隨著網紅現象出現,他們會從頭到腳穿著品牌服裝出席大秀,品牌們似乎將創造潮流的掌控權奪回來了,把趨勢定義為『系列第 36 套 L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