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好萊塢需要《芭比》和《奧本海默》在同一天上映?
葛蕾塔葛薇(Greta Gerwig)想告訴你:就算你不是一個 Barbie Girl,也歡迎加入她這座 Barbie World。《芭比》剛登上爛番茄(Rotten Tomatoes)網站就獲得 35 個評論、91% 的新鮮指數,但即使如此,還是有網友留言:「這 35 個評論家都是女權主義者吧。」在成為 2023 上半年討論度最高的電影背後,《芭比》想做到的到底是什麼?
在進影院之前,你真的知道《芭比》要講什麼嗎?
.
真人版《芭比》電影早從 2009 年就開始引起注意。經過電影公司之間多次版權轉移、編劇和導演不斷更替、卡司遲遲給不出定論(一度傳出由艾美舒默和安海瑟薇主演),終於在 2021 年確認由華納兄弟製作、Greta Gerwig 執導、瑪格羅比(Margot Robbie)和萊恩葛斯林(Ryan Gosling)主演,並順利地在 2022 年初正式開拍。
「因為不夠完美而被逐出芭比樂園後,芭比和肯尼來到真實世界進行一趟自我探索之旅。」一開始,維基百科上簡單介紹了《芭比》的劇情大綱。這很正常,對吧?然而,《芭比》團隊雖然釋出了看似無限關於電影的周邊話題和幕後趣事,但就是對於更詳細的劇情內容保密到家,於是我們似乎也被暗示著:什麼都有可能發生。
所有芭比和肯尼住在一座 Patone 219C 色的烏托邦裡,人生是一場永不止息的池邊派對,是劇本設定好的喜悅和狂歡,也是行銷策略下的楚門世界。在那裡,生活不可能出錯、腳跟不可能著地、當然,他們也絕不討論死亡,因為那不存在⋯⋯?瑪格羅比飾演的金髮芭比打破這位 64 歲人氣娃娃這些年來被設下的社會框架,「活」出了一個超級英雄劇本,探討自我認同和存在危機,聽起來和「另一部電影」好像也不是這麼沒關聯?是的,說的就是那個在美國和《芭比》同一天上映的克里斯托夫諾蘭(Christopher Nolan)全新大作《奧本海默》。
一切都是話題,才能成就一部《芭比》
.
但首先,《芭比》到底憑什麼引發這樣的熱度?除了擁有華納兄弟的資源力捧,芭比題材本身也自帶話題,剩下的,只能堪稱教科書等級的順水推舟了。
那張瑪格羅比和萊恩葛斯林在馬里布海灘溜直排輪的照片是一切起點。接下來在今年四月,所有其他飾演芭比和肯尼的卡司透過專屬海報一一公布;五月,電影原聲帶歌單部分釋出,從杜娃黎波(Dua Lipa)、Lizzo、Nickie Minaj 和 Ice Spice,到本月才揭面的怪奇比莉(Billie Eilish),至今甚至還有一位歌手還未公佈(外媒有人猜測是有參加首映會的 Sam Smith,腦洞大開的話,也有可能是和芭比本娃同歲的瑪丹娜)。
^ 由《芭比》電影原聲帶製作人之一 Mark Ronson 整理的芭比主題歌單
除此之外,在片場上下發生的大小事,似乎都繼續堆疊著這部電影的期待值,不放過你的數個月來的社群版面 —「《芭比》電影造成全球粉紅油漆缺貨」、「Airbnb 上住得到貨真價實的芭比夢幻屋」、「卡司群私下舉辦了一場芭比主題女孩之夜,還每週相約一起看芭比相關靈感電影」、「瑪格羅比在片場每天都會送給萊恩葛斯林一個『芭比送給肯尼』的小禮物」,《芭比》就像大家身邊都有的那個熱愛分享的好友,聽他講著講著,原本沒興趣的事都變得有興趣了,而且還默默變成懂得很多。
當然,男女主角也功不可沒。瑪格羅比在每一場宣傳、每一晚首映會都在紅毯造型中隱藏芭比彩蛋,將「得時尚資源者得天下」的道理發揮得淋漓盡致;反觀「只是肯尼」的萊恩葛斯林則是成為非常稱職的「Kenergy」代言人。當 42 歲的他被影迷質疑為什麼還能出演帥氣肌肉男一角時,他透過《GQ》專訪回應:「如果人們不想理會我演的肯尼,那麼還有其他很多肯尼。面對這種防衛心態的 #NotMyKen,我只想問:請問你在這之前有關心過肯尼嗎?」他補充道:
「突然之間,大家都在說:『我們一直都很關心肯尼。』不,你沒有,連芭比都不在乎肯尼了。而這就是重點 — 如果你真的關心過肯尼,那你就會知道沒有人在乎肯尼,而你的偽善就被揭露了。這也是為什麼他的故事必須被眾人知道。」
「是芭比和奧本海默,不是芭比 V.S. 奧本海默」
.
15 年前的 7 月 18 日,諾蘭的《黑暗騎士 The Dark Knight》和改編自同名百老匯音樂劇的《媽媽咪呀 Mamma Mia》在美國同一天上映。當時,《黑暗騎士》在上映週末達到了接近 1.6 億美金的票房成績,《媽媽咪呀》則達到 2770 萬美金。那年,《黑暗騎士》是全美和全球票房年度第一名,《媽媽咪呀》在全球排行則位居第五。但這次,諾蘭遇上的對手可不簡單。
《芭比》和《奧本海默》不只從主題、色調、氛圍都非常兩極化,更隱約散發著名導演和強大 IP 之間的相互較勁。除此之外,《奧本海默》作為諾蘭和華納兄弟合作十年後,和新夥伴環球影業合作的第一部作品,火藥味或許還是在的。
當《芭比》圍繞著卡司、原聲帶、聯名商品不斷製造話題的同時,《奧本海默》主打的是諾蘭討論著對使用 IMAX 70mm 膠卷攝影的執著、為什麼堅持以實境呈現試爆場景、進電影院觀賞時導演親自推薦的最佳座位選擇等技術性問題。你能斷言這恰恰應証了哪一部才是真正的「好電影嗎」?不,能讓觀眾重新踏進影廳的都是好電影,而諾蘭和他的男主角席尼墨菲(Cillian Murphy)也同意。
「我百分之百會去看《芭比》,我非常期待。我覺得這對電影產業和觀眾們都是一件很棒的事。我們能夠見證由兩位優秀導演製作的兩部優秀電影在同一天上映。你可以在電影院過上一天,還有比這更棒的事嗎?」席尼墨菲在訪問中表示。諾蘭則向《Variety》說:「我認為對於那些真的在乎電影的人來說,我們一直在等一個擁擠的電影市場回歸,而它現在來了,這是很棒的狀況。」
進電影院看 Barbenheimer 的四種方法
.
一開始美國影迷們明確分成兩派,但很快地他們得出了「正解」— 那就是「Barbeheimer」,一天內把兩部討論度超高的電影一次看完,畢竟誰知道呢?如果你晚一天看,說不定就已經錯過所有即時話題了。而在台灣,《芭比》和《奧本海默》雖然沒有在同一天上映,但這可不代表影迷們不會特意為自己安排一天的「Barbenheimer」行程。
《Vulture》特意整理了一篇文章,分享內部記者們各自的「官方建議觀影順序」,以下和大家分享。
- 「循序漸進」版本:
先吃早午餐 → 看《芭比》→ 吃冰淇淋休息 → 看《奧本海默》(全長三小時又九秒)→ 邊吃晚餐邊討論存在主義
- 「你吃飯不會先吃甜點,那你為什麼會先看芭比呢」版本:
一杯咖啡 → 接近中午看《奧本海默》→ 吃晚一點的午餐 → 看《芭比》→ 半夜大吃一頓回血
- 「我就芭比狂粉」版本:
先看《芭比》→ 晚上去唱芭比主題之夜的 KTV → 隔天宿醉去看《奧本海默》擁抱黑暗面 → 去吃連鎖鬆餅店轉換心情 → 二刷《芭比》
- 「喪心病狂」版本:
先看《奧本海默》→ 劇情演到大爆炸之前離場 → 去看完整場的《芭比》→ 重新買票回來看大爆炸和後面劇情的《奧本海默》(你或許想問:為什麼要這樣做?提出這個版本的筆者表示這個靈感來自《星際大戰》,許多人會自己調動觀看順序,以得到符合自己需求的客製化觀影體驗)
美國連鎖電影院 AMC 也宣布在同一天內,有超過兩萬名會員同時購買了《芭比》和《奧本海默》同一天的電影票。去年,史蒂芬史匹柏稱《捍衛戰士:獨行俠》拯救了 2022 年的好萊塢,那麼今年,《芭比》和《奧本海默》的強強聯手是否能再創高峰?
@.joelbp She’s a Blonde Bombshell! 👱🏻♀️ 💣 #barbenheimer #barbie #oppenheimer ♬ original sound – Joel Phillips
^ 如果 Barbenheimer 真的被剪成一部電影,你會進影院支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