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SHION STORY

Kinfolk,最後一本真正的生活風格雜誌

自 2011 年出現的 Kinfolk,不到十年便早已成為生活風格的煉金石,整本雜誌帶有鄉村與北歐極簡的氣質,在眾多生活風格雜誌中獨樹一格,與大多市面上雜誌不同,Kinfolk 以季刊紙本形式出版,也有提供數位訂閱,內容涵蓋相當廣,從照片、散文、詩歌、食譜等等,生活中的一切可能均含括其中。

Kinfolk 一字改自英文單詞 Kinsfolk(親戚、眷屬),隨後更以此品牌為基礎,往外拓展至生活中的不同面向,如書籍 The Kinfolk Table(適合聚會的食譜)The Kinfolk Home(傢俱擺設)  The Kinfolk Entrepreneur(生涯規劃)等,發展出自成一派的生活美學。

Kinfolk 的出現並非告訴人們如何展現美好,而是希望透過這本雜誌告訴大眾,生活的美好隨處可見,即陪伴身旁的人好好吃頓飯,所謂的理想生活,即是用心感受當下片刻

 

01. 從部落格變為整個時代崇尚的理想生活
.

Kinfolk 2011 年創立於 Portland, Oregan,最早 Kinfolk 只是創辦人之一 Nathan Williams 紀錄生活的部落格,透過一些花園晚餐、聚會餐點俯拍以及女友 Katie Searle 樹下的剪影,試圖告訴人們這才是真正的「生活」。Nathan 曾向 Dezeen 說道:「最初雜誌創立時,更多重點是放在食物、聚餐,一切都環繞在餐桌周圍,與志同道合的人分享想法,我們的標語是小型聚會指南(a guide for small gatherings),剛開始就受到很多人歡迎。」

Kinfolk 創辦人 Nathan Williams 和 Katie Searle

「幾期之後,我們開始調查,和讀者交流,同時也進行夠多思考,認為 Kinfolk 之所以能引起人們共鳴,並非是因為聚會,而只是生活的理念——清楚什麼對你來說是最重要的,透過圍繞在這個概念構建出你的生活方式,有時間去做你關心的事。」

Kinfolk 之所以能成功得到關注,Nathan 認為,它成了今日被數據盤據生活中的一帖良藥,「我們了解到,當我們花在手機上的時間越多,我們對真正的聯繫的胃口就越大。」

「所謂的慢生活(Slow living)並不是指休閒活動,或是躺在吊床上喝雞尾酒,而是花更多時間真正思考你想做什麼,什麼對你來說最有益,是一種相當主觀的思考方式。」

Kinfolk 甫推出便快速累積了龐大的關注,後來有了好友 Doug 與 Paige Bischoff 的加入,也因此使雜誌團隊決定與舊金山的出版商 Weldon Owen 簽約,幫助他們進行印刷與發行。一直到 2012 年 9 月,Kinfolk 以 18 美元的價格售出數萬份。在雜誌第七期後轉為獨立出版。

在成功的穩健基礎下,Nathan 後續更成立自己的出版商 Ouur Media,為 Zara、Toast、West Elm、Diesel 與 LG 電子等客戶製做訂製廣告、電影與刊物。如今,Kinfolk 於美國、日本均有駐點,而總部已搬遷至丹麥首都哥本哈根。

 

02. 雜誌呼籲人們追求美好,而創辦人的生活實則充滿曲折
.

根據美國 ELLE 的資訊,即便這本雜誌不停地灌輸人們對於美好的想像,這本雜誌終究有破碎的時候。如 2015 年,Nathan 與 Katie 決定將雜誌總部從波特蘭搬至哥本哈根,當時正懷孕的 Katie 因意外失去了一個孩子,幾個月後,當她懷上第二胎,Nathan 便向她出櫃,也結束彼此的婚姻。

Katie Searle, photo via US ELLE

在第二胎懷孕三個月時,Katie 搬回 Oregan,想更靠近家人,以單親母親的身份撫養女兒 Vi,在女兒滿 2 歲生日時,她正準備與當時相愛的男友同居時,男友卻意外喪生於車禍中,從彼此相識到最後離開,僅不過三個月。

Katie 補充道,她與 Nathan 過去都曾為摩門教教徒,在她的一生中,大部分時間都在確定自己的品味與喜好,然而多年下來,並未意識到自己有很大的可塑性。早年待在教會的經驗,使她已內化教會的父權制度。

「我對教會有完全的依賴性,我以前認為有很多東西都是出處都是在那。」教會灌輸 Katie 成為一名照顧者的角色,所以她在婚姻中的大部分時間都屬於犧牲奉獻的那一方,支持丈夫的願景,成了一種心理的反射作用,「我們為公司做的所有事,或多或少都是為了完成 Nathan 的夢想。」

 

03. Kinfolk 美學今日已成為網紅的模仿遊戲
.

Kinfolk 帶起的風潮超越過往紙本雜誌能引發的效應。如今日在 IG 上常可見帶有「Kinfolk 美學」的照片,外觀精美的食物一旁擺放簡約排版的雜誌,促成許多人以此為範本,爭相模仿,並搭配 #kinfolk,如同 Nathan 所說,比起一本雜誌,對人們來說,Kinfolk 能成為社群軟體上的一個標籤更顯得有意義,「它已變成我們無法控制的野獸。」雜誌的官方 IG 每週僅會發文一到兩次,但 #kinfolk 平均在 Instagram 上每分鐘會出現一次。

對此,Nathan 表示:「事實上,我無法完全理解這一切用意在哪。」

典型的 Kinfolk 視角, photo via Ryan Chew

「Kinfolk 的封面放在咖啡桌上,配上一杯咖啡,得到很多的關注,對我們來說也是很好的行銷方式,也為我們贏得很多曝光率,但這些從來都不是我們追求的。很多在社群上的照片只是單純讓人覺得矯情造作。

「許多人都是為了分享那一刻而特別設計畫面,但雜誌的核心價值是與你愛的人一起,享受當下。」

Kinfolk vol.16 Family in Living Room

Katie Searle 與女兒 Vi, photo via US ELLE

Photo via Kinfolk Imagery

 

04. 就一本生活風格雜誌,Kinfolk 在許多面向仍不甚理想
.

即便培養了眾多信徒,這本樹立人們建立理想生活期盼的雜誌依然受到許多批評,舉例來說,過去便有不少人發現,雜誌裡極少出現有色人種,以及許多帶有自滿的嘲諷,認為它代表的僅是擁有特權的社會階級對於生活的荒謬幻想。

網站 The Kinspiracy 過去便於網路上收集抄襲 Kinfolk 概念的圖片,並在網站簡介中寫著:「Kinfolk 雜誌:自 2011 年致力使白人感受到文藝氣息。」(Kinfolk Magazine: Making White People Feel Artistic Since 2011.)

Racked 中也提到,一名來自亞特蘭大的攝影師 Andrew Lee 表示,過去他曾拒絕 Kinfolk 的拍攝邀約,原因為「雜誌強調的生活方式具有強烈的排他性。」

「它僅適合白人,這些事只適合擁有特權的特定社會階級。」

此外,他也提及,整個雜誌呈現的畫面不僅不讓人放鬆,反而帶有種強迫性的整潔感,一切僅是為了 Instagram 而大費周章,「你會特地花 20 分鐘在大理石流理台上幫你的咖啡調整適當的擺放方式,並在旁邊擺上一本 Kinfolk。」

「每個人都會因此認為自己生活中的每個細節都必須完美,而沒什麼看起來是真實的了。」

 

05. 說到底,所謂的理想生活究竟是什麼?
.

多方均提到,Kinfolk 帶給人們的渴望是真實存在,然而那些美好的畫面,極可能與我們在社群媒體上看到的畫面而產生的嫉妒感擁有相同的反應,讓我們對自身的生活產生投射、嚮往與排斥等反應。事實上,Kinfolk 所給予的完美,實質證明它的不可能實現:每種「理想」的生活均是結構化的幻想,投射在現實的困頓與裂縫中。

Kinfolk 使我們了解,所謂生活上的極簡,指的不僅是擁有更少的物品,而是擁有更少且更好的物品,一切關乎留在身旁物品的品質。

 

06. 最後,來看看 Kinfolk 的辦公室長什麼樣子

來自丹麥的室內設計工作室 Norm Architects 從北歐和日本的設計中汲取靈感,透過與 Nathan 與傳播總監 Jessica Gray 來回溝通,為 Kinfolk 雜誌打造簡約、舒適的空間,讓員工得以聚集,分享且展示彼此的工作成果。

Photo via Dezeen

Photo via Dezeen

Photo via Dezeen

如同 Kinfolk 品牌形象所散發的標誌美學,整體以木頭與灰色石膏所建構而成的空間,比起辦公室,更像是讓員工能保持靜心的場域,Norm Architects 說道:「如同人類的健康一樣,我們在平衡中找到工作的本質——在豐富與克制之間,秩序與複雜之間。」

「我們的願景是超越視覺,希望能創造出在各方面都能令人感覺愉悅的空間。」

整個空間被劃分為三大部分,隨著越離開街道,隱密性也增加。第一個空間為大型的櫥窗公共空間,面向哥本哈根市區的 Amager Torv,同時用來當作藝廊與聚會空間,先前 Kinfolk 便是在此地舉辦以當代傢俱為主題的展覽。

Photo via Dezeen

Photo via Dezeen

第二個空間為與藝廊相連的工作區,中央擺放著一張大圓桌,以及一些木質架子、橙色沙發與玻璃茶几,建築設計師補充道:「畫廊與辦公區都很寬敞,相連成一個開放的空間規劃,但在後面的房間會看見更多經典的哥本哈根風格,空間較小,有許多木質調的傢俱」

「前端的空間設計為明亮、輕盈、和諧的,當你穿過一系列從地板延伸到天花板的狹窄門廊時,空間的高度感也會隨之慢慢明顯。」

Photo via Dezeen

Photo via Dezeen

最後一個空間則與開放的工作空間完全斷開,擺放著幾張訂製的橡木桌,牆壁上覆蓋名稱 Kabe 的沙色石膏,呈現十足的侘寂(wabi-sabi)感。

Photo via Dezeen

Photo via Dezeen

Kabe 來自日語,指的是日本的城堡、寺廟與特殊茶館所採用的傳統牆壁,牆體帶有特殊土質和風質感,同時與哥本哈根新古典主義建築的外牆相互呼應,圍繞整個空間,而器皿同樣採灰色調,給予人溫暖、安穩的感覺。

Photo via Dezeen

Photo via Dezeen

Photo via Dez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