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zed 數位時尚總監:與其專注經營形象,不如先經營你的腦
成立於 1991 年,以青年文化為主張的英國時尚媒體 Dazed,由 Jefferson Hack 和 Rankin Waddell 所創立,專注於研究當下年輕世代的內心世界。主題除了時尚之外,同時涵蓋音樂、電影、藝術與文學,也是今日最能代表網路文化的時尚媒體之一。
本篇來自聖馬丁刊物 1 Granary 的訪談,作為 Z 世代的一員,28 歲的 Dazed 數位時尚總監 Emma Hope Allwood 分享對於當今時尚媒體的見解,對 Emma 來說,Dazed 的任務便是「關注並反思青年文化的意義,這與今日的媒體運作是一種共生關係。」而在今日疫情影響下,時尚媒體的角色又是什麼?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01. 從實習生到 Dazed 數位時尚總監
.
與多數同業相比,Emma 的生涯發展較為線性。21 歲自大學畢業(她在 King’s College London 主修英國文學,又一無時尚背景的案例)後僅休息一週,便開始在 Dazed 實習,隨後一路爬到今日的位置。「當我初到 Dazed,男裝季才正要展開,當時我馬上就要寫上百場秀的報導,很像是被丟進火坑,但我也因而成長。對新人來說,這真的是一場艱苦的試煉。」
「時裝週是證明自己能力的機會,我有想法並且我也能寫,過了幾個月後,我便得到自由寫手的合約,從一名助理時尚專題編輯開始。」
「最初加入 Dazed 時,我對時尚有興趣,但它不是我唯一的興趣。早期參與會議時,當時的總編 Tim Noakes 會丟出一堆名字、想法及非常深奧的參考資料,而我不懂他當時到底在說什麼,我會把它們一一寫下,並隨後找資料研讀。我必須從工作中學習。」
「待在 Dazed 的好處是,我有成長的機會,我能夠嘗試去做新的事物並且持續對工作內容感到興奮。隨著時尚產業不斷改變,我也有機會能夠討論當下正發生的一切變化,不論是多元議題或是文化挪用,抑或是我們今日運用社群媒體及網路的方式。」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Dazed 為年輕而缺乏管道宣洩的創意人才提供平台,在這裡看到的故事你不一定在其他地方看得到,我們慶祝年輕的才華與創造力。」Emma 目前也正管理品牌的企劃 Dazed 100,主旨為發掘次世代的新銳創意人才,提供一個主流平台找不到的機會。
「我們希望能夠找到這些人,幫助他們成長,使他們的職業生涯得以走得長遠。」
02. 年輕編輯的困境
.
剛入行的時尚媒體從業人士,最初勢必會經歷一段磨合期,初進入全新的環境,總會擔心自己文筆不夠精煉、資淺且觀點不足,基本上就是一個 nobody,對 Emma 來說這相當正常,尤其是作為一名女性更是。
「有時候,業界的人不一定會熱情歡迎你,我以前時常有冒名頂替症侯群(Imposter Syndrome,即認為自己的成功都是因為運氣好,而並非才能出眾),尤其是成為一名編輯後,我有更多做決定的機會,要相信自己的直覺。」
「我以前會對自己的年齡感到沒安全感,現在的我覺得當時的自己很好笑。因為『年輕』正是今日時尚界所有人所渴望的,最好是榨乾那些年輕人的血。這也是為何我當時只穿黑色的衣服,我想把自己變得嚴肅些,好讓別人能正經看待我。」
03. 對時尚報導來說,討好品牌與分析評論如何取捨?
.
「Dazed 是獨立雜誌,比起其他地方,我們有足夠的空間能夠拒絕去做某些事。」
「隨著今日品牌贊助內容變得相當普遍,雜誌或許只要找一個火紅且年輕的創意人加入品牌就可以從中獲利。但 Dazed 一直都專注在給予這些年輕設計師發聲的管道。然而,我們是時尚雜誌,也需要有廣告,不能一味地拒絕,因為這樣遲早會餓死。所以,找到品牌與讀者間的平衡點是重要的。」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即使如此,該寫的還是要寫,我覺得自己非常幸運能夠擁有這樣的工作環境,當我說『我覺得這不行,我們應該做些什麼』我的團隊會支持我,我們便開始動作。」
如 2018 年的 Calvin Klein #MYTRUTH 廣告中,品牌找來名模 Bella Hadid 與虛擬模特兒 Lil Miquela 在廣告中互動親密而最後親吻,意圖展現性別多元以及自由表達的重要性,而 Emma 則感到不以為意,以報導直指品牌利用非同性戀者假扮同性間的曖昧橋段作為行銷手法相當不智,進而引發許多對廣告的反彈聲量,最終也使 Calvin Klein 正式公開聲明向 LGBTQ 團體致歉。
「評論品牌有它的必要性,尤其是當這些品牌需要被評論的時候。」
04. 想成為時尚編輯,經營社群媒體是必須?
.
「如果我要找個社群編輯,我會希望這個人也具備相關的技能,他或許私人帳號不需要有幾萬人追蹤,但我想看到他曾經營社群的作品。」
「當你在雜誌工作,代表你是團隊裡的一份子,而這往往不只跟你一個人有關。如果今天某人的社群帳號中的一切都是在談論自己,為了雜誌的整體團隊考量,我不確定我是否會用他。寫手與編輯能夠獨立完成作業,寫出文章或是找到值得付費的內容,但一切都是為了雜誌的發展。」
「招募員工最重要的,便是找到一個人願意為了達到團隊目標而努力,雖然聽起來很像某種邪教,卻是事實。」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05. 如何找到自己的寫作風格?
.
自媒體當道,近期歐美媒體圈有許多編輯均紛紛自立門戶,不論是轉為自由工作者,抑或是藉由不同的傳播管道分享觀點,均是試圖擴散影響力的方式,而 Emma 近期也開始經營自己的電子報 Off Brand,希望能藉由不同的寫作渠道,進而找到自己「真實」的聲音。
「做這份工作數年後,有些規矩是新聞寫作必須遵守的。但我近期發現到,我已經離開年輕時的那種純粹寫作的快樂。」
「當我 15 歲時,我只是為了好玩而寫,這種寫作更有創意,我不需要講求事實準確性運用引言,也不需要寫一篇架構完整的文章,當中還要包含申論以及總結等等。」
「身為一名記者,電子報能夠讓我去找尋自己聲音,給予我一個抒發創意的管道,並且真正去反思自己想成為什麼樣的記者。」
06. 與其專注經營形象,經營你的腦也同等重要
.
在自媒體當道的今日,各行各業的工作者均紛紛經營自己的個人品牌,將創意化為文字、影像等媒介,為的就是有朝一日能發揮群眾影響力並從中獲利。「這是資本主義跟個人主義影響下的結果,我覺得很有趣。如果你想成為 influencer,讓你的外型跟穿搭成為發展創意的媒介,這沒什麼不對。」
「但作為文字工作者,擁有專精的領域是必要的,這也是你的個人品牌,但文化面的培養與經營形象一樣,需要付出同等努力。」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試著想像,如果有天 IG 消失或是大家都換到另一個平台,你該怎麼辦?我不久前曾夢到這件事,我發現我不太在意,我已經累積足夠的技能,我不覺得我需要靠形象過活,不是說 Influencer 就沒有轉化的能力。重點在於,你應該多多充實自己腦袋的東西,就跟你付出心力經營在 IG 上的形象一樣。」
07. 成為時尚編輯,究竟需要什麼技能?
.
在數位時代下的編輯,在有限時間內將大量資訊化繁為簡的能力是能夠訓練的,但最重要的,便是懂得好好生活的能力。「今日的編輯,你必須要懂得運用數位工具(如 Google Analytics 跟 SEO 等),更重要的是當一個有趣的人,一個懂得各種參考資料,或喜歡看電影、書籍,去看展覽等等,擁有自己的觀點,並把這些話說出來。」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成為參加 JW Anderson 的時裝秀(A/W 2020)馬上就認出系列背後主題是 David Wojnarowicz 的那個人,聽到秀場配樂便知道那是來自他的錄音日記。我已經無數次在秀中認出許多配樂是來自某部電影,這都會改變我對該系列的想法。腦中有一本百科全書對於做好時尚編輯工作非常有用。」
「而事實上,跟其他工作一樣,在時尚界,你也會有感到無聊的一天。會心想,究竟還有多少秀要看?為什麼這一切都不再好玩?有時候就單純因為這一切真的很無聊,但有時能試著以年輕時的自己去審視當下生活所擁有及成就的一切,這還蠻重要的,這給了我的人生一些截然不同的觀點。」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08. 疫情當前,時尚媒體的任務是?
.
「在這時期,我想人們、或我自己想要做的,就是逃避現實,所以我們試著跟一些比較嚴肅的新聞平衡。」
「人們對時尚新聞的需求優先順序已經轉移,我不覺得現在還適合談論各大品牌砸重金拍攝的廣告或是出了什麼新品,但我們會談論這些品牌是如何幫助對抗疫情,抑或是報導設計系學生均開始製作口罩等等。」
「希望我們的工作能中和那些疫情帶來的恐懼與焦慮,讓我們的讀者依然對未來感到振奮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