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繼 Old Celine 美學,Peter Do 將成 Phoebe Philo 接班人?
當 Phoebe Philo 先前宣布離開 Celine 時,引起時尚界譁然,她所樹立的洗鍊且剛強的當代女性風格頓時後繼無人,隨即引起大眾緬懷 Old Celine 的美好,也因此使過去曾與 Phoebe Philo 工作的設計師們紛紛成了焦點所在,寄望他們能夠填補 Old Celine 消失後的缺口。
近期 LVMH 新銳設計大獎公佈最終八強入圍名單,當中唯一以背面照露面的設計師 Peter Do 格外引人注目,因他的履歷上記著一筆過去曾於 Celine 工作經歷,使他在名單公佈後成為大眾熱議的新銳設計師。
過去作為 Phoebe Philo 的門徒之一,從他的設計中不難見到 Old Celine 標誌性的洗鍊美學,服裝的細節與剪裁則融入解構元素與實驗精神,若你仍心繫過去 Phoebe Philo 的簡約美學,在她正式回歸之前,或許 Peter Do 能成為你新的依歸。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01. 成長背景
.
現居於紐約布魯克林的 Peter Do(發音是 dough,類似豆)出生於越南,在 14 歲時與家人移居費城郊區(他於 Vogue 訪問中說自己是靠著影集《慾望城市》學好英文),就讀高中時便決定往時尚設計發展,2014 年自紐約 FIT 完成副學士學業後,便一舉贏得 LVMH 畢業設計獎項(為三名獲獎設計師中唯一沒有高等學歷的設計學生),除了得到一筆優渥的獎金,也讓他得以在畢業後便進到 Celine,在 Phoebe Philo 底下工作。
02. 與 Phoebe Philo 工作是什麼樣子?
.
Peter Do 畢業後在 Celine 工作兩年,而他說道:「但感覺好像待了十年,我們很認真工作。」Peter 曾於《Heroine》訪談中形容他在 Celine 工作的形式:「Phoebe 從不打草稿、平面圖之類的東西,如果你有想法,她會說:『好,秀給我看。』」
「原則上,我們所有的服裝是直接在人體上完成,我們將各種想法放上去、拍些照片,讓她了解我們我們想透過服裝溝通的事物。」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設計自身體出發」是 Peter Do 從 Celine 學到最重要的一課,這種設計方法強調服裝的機能性,摒棄無用的裝飾,使穿著者真實地活在服裝中。「沒有太花俏的方法,因為當衣服穿在身上時,你會馬上感受到舒適與否。」也因而理解如何製作精良的女裝,「我有時覺得,今天沒人真正在做衣服了,大家只在乎怎麼炒作。」
「在 Celine,我學到如何為真正的女性製衣。」
過去在 Celine 工作時,Peter 會把所有當初被 Philo 打槍的樣品收藏在衣櫃內,直至今日累積成非常可觀的收藏,他說道:「我今天還是會穿當初在 Celine 設計的服裝,即便到了今日,仍沒有一件是過時的。」
https://www.instagram.com/p/B2boi4nlhXO/
03. 個人品牌的萌芽
.
一畢業後便能在 Celine 工作,尤其是在 Phoebe Philo 底下,固然是個難得的機會,然而,Peter 仍發現許多大公司所存在的問題,尤其是在創作的自由度方面,進而開始思考創立自己的品牌,「我想要得到我作品的控制權,而在時裝屋工作你會有很多限制,我從沒辦法清楚表達自己想說的。」
「我一直問自己,五、六年後,我想變成設計主管嗎?不,我想成為 Phoebe。」
於是他便決定辭職,搬回紐約,在設計師 Derek Lam 底下工作,在此他學習到服裝產業的商業面,藉此謀生並繼續規劃 Peter Do 的未來。
在開發個人品牌的想法萌芽之際,他詢問業界眾多友人意見,若日後開設自己的品牌,是否有人願意加入,得到他們一口同聲答應,當中有 Calvin Klein 的設計師、Celine 的業務、攝影師等等,基本上營運一個品牌所需要的要角全包了。
創立個人品牌前期,Peter 平日會專注於 Derek Lam 的工作中,中午則會抽出空檔,幫個人品牌尋找面料供應商或是樣品製作,直到一切準備就緒,Do 與他的同伴便立刻離職,全心投入在 Peter Do 中。
04. 2019 春夏初試啼聲
.
當 Peter Do 最初決定於巴黎展出自己的首個服裝系列時,身旁業界人士均表示這想法不是很好,原因是作為一個紐約品牌,在當地並無熟識的人脈能協助推廣品牌知名度,他與團隊成員則認為,巴黎能夠使品牌被放在「正確」的位置,最終也證明了這決定是正確的。
於首個公開發表的系列中,不乏可見將訂製男裝加以變化的元素,整體靈感取自傳奇攝影師 Irving Penn 於 1950 的攝影作品《Small Trade》以及九零年代的東京街頭風格,Peter Do 首季發表銷售額便達到五十萬美元,在下一季則得到更多業界人士的支持。
品牌正式成立僅短短兩年,已進駐 Net-A-Porter、Dover Street Market 以及 Bergdorf Goodman 等業界數一數二的複合式店舖,並且很快就銷售一空。
05. Spacer
.
從 2019 春夏開始,不乏能看見 Peter Do 在服裝系列中運用一種透明看似 PVC 的材質,Do 在外媒中提及此面料名為 Spacer,是他與德國工廠共同合作開發的創新面料,當他仍在 FIT 當學生時便開始著手的計畫。
外表如合成橡膠,原本主要用於軍用衣物或是隔熱的材料,為了使這種材料變得親膚,並能運用於服裝製作上,整個開發團隊做了諸多調整,而後也成為 Peter Do 設計中隨處可見的標誌性面料。
「它一側帶有光澤,另一側則非常柔軟,因此不會傷皮膚,也能夠用機器洗,我們每一季均將它打褶,進行織網印刷、染色等等。」工作室中隨處可見各式以 Spacer 製成的富有實驗性的服裝樣品,「它們也可以被熨燙,只是這種材質本身就不太起皺。」
「我們也正嘗試以不同的方式使用紗線,製造更多類型的服裝,」Do 繼續說道,「就像我們最初嘗試用它編織一樣,最終確實奏效了,我們後來甚至為了增加可延展性,把它與萊卡纖維結合。它相當易於保養,我將其視為屬於未來的衣櫥。」
06. 自網路而生的奢侈品牌
.
多篇報導中均提及,Peter Do 為自網路而生的精品品牌,沒有實體店面,僅能從網路上或是有展售單品的店舖購買,甚至連品牌團隊成員最初都是透過社群網路而認識的。Peter Do 說道:「IG 對我們來說很重要,沒有它,這個品牌今天就不會存在,透過它,我才能夠在七年前遇見今日的團隊夥伴,以及在發表首個系列時便認識許多買手。」
「有追蹤我們 IG 的人,都表示他們對我們的品牌連結很深,因為我們放在 IG 上的不僅僅是跟品牌有關的事情,有時甚至是相當私密的。像是我們團隊一行人去 IKEA 採買這類的事。我們是生自網路的品牌,不表示一定要失去人味。」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經營品牌這種事,不能光說不練,」團隊中處理品牌商業營運的 Vincent Ho 說道,「該怎麼讓一個奢侈品牌與大眾產生連結?今天大眾活在網路上,這不表示和顧客建立關係就不重要,所以 Do 都會定時回覆那些在 IG 上的訊息。」
Peter Do 說道:「我後來就不怎麼出門,我生活中只有工作、煮飯、看電影、跟我的貓玩,回應 IG 上的私訊。」因而與品牌的追蹤者建立起相當密切的關係,實際地從網路建立起品牌的專屬社群。
07. 力圖改變當前時尚界的系統
.
作為創立於網路上的奢侈品牌,Peter Do 力圖改變外界對於奢侈品界的刻板印象,首件事便是合理的工時,為了幫助員工找到工作與生活的平衡, Peter Do 並未跟著傳統的時裝週日程,一年僅有兩次服裝發表。至於當今時尚界的永續議題,品牌只按照訂單製作,限制生產數量,而在製造過程中所產生的剩餘布料,則會在下一季繼續沿用,堅持紐約當地生產,幫助當地的成衣產業發展,並劃下 2020 年底達到不用塑膠的目標。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Peter 向 Vogue 說道:「紐約中城的成衣區正漸漸衰亡,因為今日人們都轉向海外購買材料,同時也將預算越壓越低。我們不這麼做事,對我來說,跟裁縫師跟印花裁剪師溝通非常重要。」
「Vincent 和我環顧業界的環境,人們因超時工作受到表揚,在工作場合中受到不合理的對待;紐約正力捧運動休閒風,我們看見很多不認同的事物,因而瞭解我們擁有不同的聲音。」
Vincent 說道:「我們很愛 Celine,但在時尚界跟奢侈品市場中,我們看見太多有待改善的問題。」
「今天一切的發展都過於快速,為了想叫人消費更多、讀更多、瀏覽更多網頁。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經過妥善思考的,真正好的事物需要時間累積。」
08. 設計風格
.
機能性跟實穿性是 Peter Do 設計的兩大主軸,從單品設計中可見,不論是襯衫或是裙子,隨處可見「口袋」, 精準的打褶、不對稱比例卻相當到位的單品。
洗鍊精緻的設計美學不僅承襲 Celine 和 Derek Lam ,也多來自他早期於 Tumblr 上所收藏的 Helmut Lang 和 Martin Margiela 的早期作品圖片,Peter Do 說道:「我喜歡觀察人們,當我看見他們因為某物感到困擾時,都會引導我幫他們解決問題,該怎麼做才能夠讓他們的生活變簡單一些。」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以訂製剪裁作為核心設計,人們經常將他與過去 Philo 的設計聯想,以極簡形容他的設計,但 Peter Do 認為這詞並不適合他,乾淨反倒更為適切,他說道:「我不喜歡這詞的原因是,它跟我們今日設計系列的方式完全無關。」
「會喜歡 Peter Do 的女人,她們不用非常時髦,但她們會理解品質以及製衣工藝的重要性,不論我對設計的執念有多瘋狂,這些衣服的剪裁必須合身,也一定有個人能穿上它。」
09. 為何不露臉?
.
即便現在網路上還是能找到 Peter Do 的正面照,從近期曝光的照片中可見他並不愛露臉,訪談中他提及相當珍惜自己的個人隱私,尤其在現今的時尚界中,這可說是最珍貴的資產。對他來說,「保持神秘感」並不是行銷策略,而是真實自我。
Peter 說道:「我只是不喜歡我的臉被其他人記住。」因為服裝才應是人們該記住的,而不是設計師。雖然在今日一切明星化的時尚界,這概念仍有待商榷。
「我的最終目標,便是得到最大限度的自由,做自己想做且相信的東西,以自己的方式重寫這些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