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獨立,不是為所欲為,而是藉知識說你想說的話 — 專訪 032c
.
「032c 傳遞著自由感,蘊含著『我他x才不管』的態度,這不是說要當個討人厭的混賬,而是假如你想做什麼,那就放手一博吧。」
—— 032c 創辦人 Joerg Koch
(圖:左為 Joerg Koch 之妻 Maria Koch,現 032c apparel 創意總監;右為 032c 創辦人 Joerg Koch)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032c》的名號,相信已成了獨立出版界近年來最不可抹滅的存在。2001 年由 Joerg Koch 於柏林創辦,以 90 年代盛行的 D.I.Y.文化為根基,內容涉及時尚、音樂、青年次文化、建築、政治等眾多面向,內容兼具深度與獨立批判性,被《Bof》譽為「柏林文化的百科全書」。其多年來吸引藝術與時裝界許多忠實讀者,包括 Supreme 主理人 James Jebbia、Helmut Lang、資深時尚評論家 Cathy Horyn 等人。
本次,藉 INNERSECT 之邀,主理 032c 服飾線的創意總監,同時也是創辦人 Joerg Koch 的妻子 — Maria Koch,親自帶領 032c 設計團隊來到上海,並和我們聊聊《032c》雜誌的營運、她對亞洲潮流青年的觀察,以及主流文化和次文化的兼容。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HR:談到 032c,第一印象就是
「獨立」、「非主流」,
當初為何以獨立雜誌為定位?
.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獨立對於我們如此重要的原因,是我們堅持要有自己報導的自由,不必向任何人解釋。」
「我和我的丈夫共同經營雜誌,所以基本上,想做什麼只要我們能說服彼此就好,不需要像康泰納仕那種大集團,要向各層級的人報告、討論,我們就是透過雜誌傳達想說的話、做我們真正想做的事。」
HR:032c 名稱的由來?
.
「這是 Pantone 的一個色號,032c 代表的是 Fire Red,之所以選紅色是因為,它代表了愛,代表了危險,代表了有點激進主義的感覺。」
HR:作為一本「文化雜誌」,
032c 在時尚圈所扮演的角色為何?
.
「我覺得以我身為作者的角度出發,有點難解釋,自己究竟在產業內扮演什麼角色,可能要問問其他人,在他們眼中認為我們雜誌是什麼樣的存在。」
「就我而言,我認為我們雜誌擁有很多元的面向,涉及的議題夠廣;另外,很多人讚許的一點是,我們多年來仍維持一定程度的獨立性,我們從不和大廠牌簽約,當然會有廣告,但不討好任何品牌,至今依舊自給自足、寫我們想寫的、獨立運作。」
HR:作為以柏林起家的雜誌,
032c 與其他地方的
獨立雜誌(例如《Dazed》)
相比,最大的特色為何?
.
「我們的內文是全英文,寫手也有來自英國、美國,其實報導的內容很國際化。而我個人覺得柏林現在最大的特色是,世界各地最頂尖的創作者都匯集於此,音樂文化非常強大,各式藝術風氣與獨特性都是最出色的。這吸引來自全球最酷、最聰明的年輕人來到柏林,所以我們在創作上,很容易找到非常棒的人才合作,這對我們品牌來說是一大優勢。」
「另外,我們 base 在柏林,卻以全英文發行,這點讓我們能夠和亞洲、歐洲各地的青年合作,他們了解我們在做什麼,也讓我們的聲音能夠傳播地更廣泛。」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HR:近幾年受網路影響,獨立雜誌的熱度是否下滑?
.
「是的,絕對有影響。於是我們也建立網站、Instagram 帳號,甚至為了來到(INNERSECT)還辦了 wechat,我昨天才開始研究 wechat 如何運作,所以我們和全世界都一樣,正努力適應著網路時代。」
HR:你們曾將 Helmut Lang、Raf Simons、
Comme des Garçons 的
archives 編輯成特輯,
想問你們內容的選擇,
通常都如何發想與成型?
.
「老實說,雜誌的內容是非常個人化的,每個人(寫手、編輯)透過各自的經驗或調查、蒐集資訊,然後和我們討論什麼議題是有趣的,通常內容的主軸多是這麼成形的。」
「我認為我們雜誌背後重要的根基是,做研究(do the reaserch)。」
「你必須搜集足夠的資料,不論是實體的或網路上的,要用足夠的證據說服我們為什麼要報導這題材,然後當我們也有共鳴,這就會是好題材。」
.
「呈現方式非常多,我們有很長篇大論、很深的文章,也有一些很商業性的,像報導一些很潮的球鞋之類的,只要是我們編輯們真正感到有興趣的東西,我就覺得是好內容。」
HR:就你們所報導過的設計師,
哪一位影響你最深?
.
「我從來就不是什麼迷妹,所以我不會追逐特定的設計師,但說到作品的話,絕對有幾個設計師的作品是我非常敬佩的。像 90 年代的 Chalayan,雖然他現在仍在創作,但當時真的讓我驚嘆不已;還有 Helmut Lang,無庸置疑,絕對的,永遠的大師。」
HR:如今時尚界已是 KOL 的天下,你認為作為時尚編輯最重要的價值為何?
.
「我覺得這就是環境使然啊,我們很清楚這現象,但我覺得…..我們是很重視『品質』的……這麼解釋好了,如果一個人對服裝的了解不夠深,沒有足夠的知識量 back up,基本上在這世代,很容易就能暴露出你只是個『會打扮』的人,還是你是真的懂自己要什麼、懂自己為什麼這樣穿的人。」
「一樣的道理,你的穿著代表你想說的話
(what you wear is actually what you speak)。」
「時尚讓人們『表面上』看起來都很棒,但你可以辨別得出來,這人到底是在說有智慧的話(something wise)、還是沒智慧的話(something stupid)。」
「所以,有很會打扮、很強大、功課做得很足的 KOL;當然就有看起來雖然酷,但你覺得衣服在他身上就是怪,因為他的人和知識撐不起這些衣服。」
HR:開發自家品牌的服裝後,
是否遇到什麼困難?
.
「每天都有困難啊(笑)。」
「本來我們在比較小的工作室,但因為品牌越成長越大,最近才剛搬到一個更大的辦公室。還有這次來到 INNERSECT,我們必須確定很多細節,可通通只能用 wechat 聯絡,我覺得這也是個困難點(笑),總之每天每天都有新的挑戰,但我們就當作是一種理解、一種學習,不斷開拓自己的可能性。」
HR:所以你來到 INNERSECT 後,
有觀察到上海的街頭
文化和柏林有何不同嗎?
.
「老實說,我覺得這裡的年輕人和歐洲的 cool kids 蠻相似的,他們喜愛的都是類似的品牌,但有一點蠻不同的是,這裡的小孩好像花更多、更多錢在他們的行頭上,有錢到有點瘋狂的程度,it’s insane,因為我剛隨便逛逛,就看到大家穿一堆限量版服裝,Supreme 聯名…..全身都是,我有嚇到。」
HR:Joerg Koch 曾說:
「所有的文化都是基於盜版、抄襲、重做。」
你們至今仍這麼認為嗎?
是否曾以哪些設計師
的作品為靈感?
.
「當然,我還是非常認同。當我以 Helmut Lang、Chalayan 作為參考時,他們的作品就一直浮現在我的腦海中,這裡的意思並不是指抄襲他們的美學,而是複製他們思考的方式、他們在產業所做的行為。這其實就像人的天性一樣,當你還是幼兒時,看到父母怎麼吃東西,你也模仿父母的行為,這是同樣的道理。」
「應該說,創作始於模仿,進而學習,如果你連模仿都不願意,我只覺得你很笨。」
「所以這句話的意思是學習他們處事的方式,並不是指,你學別人印一個 Supreme Logo 在你的衣服上,不是。」
HR:最後,「主流」這個詞彙對你們這樣的
「次文化」發揚者來說,
是否帶有負面的意思?
.
「不不不,完全沒有。大概兩三年前,我和 Joerg 一起去參加 Rihanna 的演唱會,非常 pop,超級主流的場合,但她的表演就像某種前衛音樂家、實驗藝術家的形式,所以大眾化、主流,不代表就一定會流失其特定價值。」
「反而,在那一刻讓我領悟,只侷限在自己的小確幸(to be niche)、拒絕大眾化,那只是懶惰的藉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