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在神秘什麼?淺談時尚產業的匿名現象
在社群時代不乏藏於粉絲團背後的時尚達人,他們選擇不公開身份,隱匿於世。
但首先想先跟大家說的是,以前的時尚編輯(除了總編之外)是鮮少公開身份的,這部分有兩種說法,首先是「直到 Anna Wintour(差不多是 1985 年)來到英國版《Vogue》,她第一件做的事就是把所有工作人員包括造型師的名字放上去,」Grace Coddington 在接受 System 雜誌訪問時曾表示,「很顯然成名對我們來說不是會去思考的問題,我們只是在幕後耕耘的人罷了。」
第二種是自 2007 年第一代的時尚部落客現身時裝周後,雜誌編輯也開始(被迫)走到幕前,如今在這標籤時代,一個人的身份便代表著你的價值。
然而,卻有人選擇不公開自己的身份,這動機?值得我們討論一下。
#案例1
為什麼設計師要匿名?
.
如今幾乎人人都有一個 IG 帳號,設計師也不例外,透過社群,他們不用透過訪問來發聲。
唯有少數「不那麼愛曝光的」例外,舉凡:現任 CELINE 藝術總監 Hedi Slimane,他不止一次表示,「我可以理解社交媒體熱潮,但在我看來,隱私似乎是最後一件需要保護的奢侈品。」
而(訪問非常稀有的)Bottega Veneta 藝術總監 Daniel Lee 則認為:「對我來說,生活就是活在當下。我沒用社群媒體,我也盡可能的少用手機,我更偏好人與人之間的互動,這對我和我的工作來說都非常重要。」當然,作為過往 Céline 成衣總監的他受 Phoebe Philo 影響頗深。
說到真的「隱姓埋名」就不得不提及 Martin Margiela ,這是時尚界「隱形」最知名的案例。其 1988 年成立時裝屋 Maison Martin Margiela,就《紐約時報》報導,他 1994 年才決定「消失」 ,主因就是讓一切專注在衣服和設計上。
現任藝術總監 John Galliano 曾表示,「我帶著對 Maison Margiela 的敬意承接下這件實驗白袍,每一位在裡頭工作的人都穿著它,致使當有訪客來時他們對每一位都極為和善,因為他們不知道說話的這位是否就是公司的高層主管,你知道,在這裡有著人人平等的民主氛圍。」
當 2008 年 Martin Margiela 離開品牌時,他向曾向母集團老闆 Renzo Rosso 保證交接將會順利,因為他隱世多年且自己團隊工作室非常厲害,但結果不盡人意,品牌在沒有創意總監的情況下進行了五年的創作,銷售額明顯受到了影響。
HR 議題|Maison Margiela 怎麼了?
當 Maison Margiela 布魯塞爾歐洲第一家獨立專賣店(為了避免爭議我們要強調這是代理,非直營店)宣布關閉時,緬懷之於,我們回到了 Maison Margiela…
由 Heaven Raven 發佈於 2019年8月18日 星期日
#案例2
網紅為什麼要匿名?
.
當今最紅的「匿名網紅」屬 Checking Invoices(@checking_invoices),IG 粉絲人數七萬多,幕後主理人,身份不詳,只知道是兩名住米蘭的時尚工作者(職業分別是攝影師和造型師,仍在職)。
她們於 2016 年年底開啟了 IG,動機「就像你在家會想嘗試一些不同衣服一樣,我會幫我朋友(也就是照片上的那位)拍照,但她不喜歡臉被秀出來,所以拿布遮了起來,照片累積越來越多,覺得創個 IG 應該會很好玩。」
「蒙面也是一種策略。」- Checking Invoices
重點來了,當《Metal Magazine》雜誌問是否兩位和 Margiela 一樣是走反時尚路線?他們回答:「這見仁見智,看你怎麼解讀,姑且這麼說,我們是用諷刺的方式來看待時尚。」這解釋了為何她們身穿華服,走進民間拍美照。
https://www.instagram.com/p/BxaJdiKARFK/
那為什麼要蒙面呢?創辦人之一(模特兒那位)告訴 Vogue Runway,像 Richard Quinn 和 Marine Serre 這樣的蒙面時尚則和現代人不想過度曝光有關,「因為社群曝光我們的身份都在改變,如今人們都有著對隱私的需求。」
「大家都把時尚產業看得太嚴肅了,我們不是來拯救世界的,為何不能多點樂趣呢?」-Checking Invoices
「大家都在擔心自己的外貌,在社群無止境的曝光中,匿名變得越來越有吸引力。若是相同帳號、相同模特兒但沒遮著臉,或許大家就不會想來採訪了。」
#案例3
時尚工作者為何要匿名?
.
場上真的很多分享自身時尚工作經歷的帳號,以 Stressed out stylist(@stressedstylist)這為例子,其創建於 2017 年 11 月底,簡單來說,它就是「時尚造型師的真心話」,幕後經營者在接受《1 granary》訪問時說:「內容都是我們過去經歷過或是工作上遇到過的日常掙扎,造型師通常是在時尚產業被忽略,許多圈外人甚至不知道世上有造型師的存在,所以,某種方式這粉絲團是一個關注造型師的公開平台。」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人們常私訊我問我到底是誰或是一直猜我是誰,但這真的重要嗎?」
為什麼要匿名呢?「是因為現在還不想被認出來(也不想影響到工作),還有就是我真的很害羞。」
而有另個「名模版的真心話」Shit Model Management(@shitmodelmgmt)的故事就沒這麼簡單,仍在業界任職的她匿名原因是「保護自己」,尤其是去年 Harvey Weinstein 性騷擾事件爆發後,Shit Model Management 在頁面分享了時尚產業濫用職權的「黑名單」(意思是出現在上頭的名字都是聽說曾犯過性騷擾的業界人士,包括 Tom Ford)。
但事後Shit Model Management 收到了許多死亡威脅,迫使貼文在一個月後刪除,她說:「對方威脅說會找到我的朋友和家人讓我後悔做這件事,但有人必須挺身保護模特兒,畢竟當你聽到數千個駭人故事,若什麼事都不做,晚上怎麼睡得著?」
為什麼 #案例2和 #案例3這類的帳號會越來越紅?
.
2016 年時尚部落格 Susie Lau 在 Business of Fashion 專欄中寫道,諸如此類的粉絲團取代了時尚討論區,這樣的空間能給對時尚有興趣的人們分享一些真實的感觸,更別提如今的年輕人吸收新聞資訊的來源就是 Instagram。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這樣的粉絲團許多方面可以彌補過往時尚論壇/部落格所扮演的角色,最重要的一點是,主流時尚評論無法多談的,這裡可以,尤其是「抄襲」或是「歧視」議題,像是 #Givecredit.(@givecredit_)、Inside The Mood(@insidethemood)還有 Diet Prada ™(@diet_prada),敢說敢言且和品牌沒無直接利益關係備受粉絲青睞。
基於 Diet Prada 工作者的身份如今已公開,我們就來談其他人為何匿名?#Givecredit. 創辦人 Andreea Diana Tănăsescu 認為,匿名是為了共享,即便未來她不在了,這兒也可以讓合適的人發聲讓該傳承知識文化延續下去。
但問題來了,他們講的都是真的嗎?
.
儘管他們可以公開大膽討論主流媒體不說的話,但「這是真的嗎?」是網路世界都會遇到的問題。(PS. 我們可以很明白的先跟大家說,匿名與否,任何涉及誹謗的言論都是會被告的。)
如今 Diet Prada 的影響力已大到《紐約時報》用「難以忽視」來形容,但他們還是出過問題,舉凡:在指控 Richard Quinn 和 Jacquemus 抄襲案例時,不少網友對此提出了質疑和反彈,還有當 Diet Prada 指控 Gosha Rubchinskiy 對青少年有越矩行徑時,對於該報導是否為真後續也無任何澄清,但品牌的清譽和名聲著實受到影響(這「公審劇」還衍伸了番外篇,有另個帳號名叫 Diet Ignorant(如下)專找 Diet Prada 的碴)。
這引起了另個問題,為什麼他們所需擔的責任比真正的新聞工作者或編輯更輕?Vogue 光一個模特兒的名字打錯就可能會造成軒然大波,當時尚變成了娛樂產業,當新聞素質越來越低落的情況下,是否他們也該套用同樣的審查標準?是爆料還是造謠抹黑?還是老話一句,吸收資訊時,我們都該謹慎小心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