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SHION PEOPLE

李瑜 Yutopia:台灣不被國際時尚圈看重的最大原因,源自美感教育不足

作為台灣 influencer 先驅的李瑜,憑藉獨到的美學與觀點經營部落格 Yutopia 多年,文字饒富趣味,宛如令人身歷其境;口條出眾,言之有物,絕不是僅能活在 Instagram 方形框中的美照主角;但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她不斷以自身為例,鼓勵所有樣貌的女孩接納自己的美,創造自己的風格,體現自己所言:「長相是先天條件,風格靠後天養成。

本次我們邀請到李瑜,與各位談談她一路走來的部落客生涯,以及每年屢屢遠征時裝周的她,對台灣目前於國際時尚界的處境,又有何見解?


 

HR:感謝你的時間,
請先向讀者介紹一下你自己
.

「我叫李瑜,因屬龍故得名,有『鯉魚躍龍門』之意。在輔仁大學義大利文系畢業後立刻前往米蘭時尚學院 Istituto Marangoni 大學部攻讀學士學位(Fashion Styling 課程,內容是各類編輯以及所有與時尚美學相關的實作課程),老實說對於現在 KOL 一條龍的事業來說,根本是專門課。」

「在學期間由於我是全班最老的大學生,壓力頗大,於是在課餘時間不間斷的兼差,做大攝影師的攝助,應徵台灣、亞洲紙媒駐外採訪,畢業時再將這些工作經驗、有趣的人事物,以及自己嚮往的時尚與美學內容集結成「Yutopia」,跟早期的 Heaven Raven 有點像,但沒那麼專業,哈哈。畢業後在米蘭做駐外採訪、編輯與同時經營 Yutopia 兩年,一共在義大利待了五年。」

「回到台灣後我當過精品店的買手、公關與編輯,做過造型接案,Yutopia 也從當年的資訊網站轉型成個人網站,品牌開始找我有薪合作,在不同的中文版時尚雜誌或網站上有自己的專欄。其中我目前的職涯 Highlight 應該是 2016-2019 年時,做了 Wazaiii 時尚觀點平台的主編,從野生編輯成為 in house 主編,我覺得我當時的老闆真的蠻猛也蠻有勇氣的。」

ps. 「感謝我的爸媽在出門分娩前綁鞋帶時,花了三秒幫我想了這好記又可愛(?)的名字。現年31,打扮完妝後看起來年近四十,素顏拉塌時看起來十八,早餐店阿姨還會叫我妹妹,長相與體重的延展性都很不錯目前我正處於休息與轉型階段,做全職 KOL,兼職主婦。」


 

HR:最早如何開始接觸時尚產業?
原本對時尚有怎樣的憧憬?
.

「應該是 2000 年,那時我跟媽媽去美容院洗頭的時候,我隨手抓了本 Vogue Taiwan,打開看到當年 John Galliano 操刀的 Dior 00 年春夏廣告,由 Nick Knight 拍攝,Gisele Bundchen 與另外一位名模抱在一起,穿著牛仔外套,拿著馬鞍包的形象大片。當下我驚呆了,怎麼有這麼美的東西?往後翻翻到 Galliano 的專題報導,我讀得津津有味。那之後,我就知道時尚才是我真正的興趣。」

「我對於時尚產業一開始的憧憬很簡單,它光鮮亮麗,而且產業裡頭的每個人都好漂亮。還在唸書時,網路尚不發達,但每次時裝週結束後我會跑去書局買時裝週雜誌,想要搶先看最新的發表,所以『時裝週』當然也是我的憧憬之一。」

「在米蘭唸書時,有天學校發給我一張 Alberta Ferretti 的站票,我站在門外排隊(站票最後才開放入場),隔壁站著 Kate Lanphere,Kate 的前面是 Emanuelle Alt,Emmanuelle 前面是 Franca Sozzani,那時我只覺得眼前一片花、天旋地轉,應該是腳步踉蹌走進秀場的。我站在一個連模特兒都看不太清楚的地方,但那是第一次跟這麼多顯要人物呼吸同樣的空氣,看著模特兒穿著新品魚貫而出,設計師最後鞠躬謝幕,現場的重低音重擊著我的心臟(是真的重擊因為我就站在喇叭旁),那天後我便下定決心,要『住在時裝週裡』。」

「所以在那之後,我做的攝助、駐外採訪,都是在時裝週進出的工作,我趁做這些工作時同時經營 Yutopia,在那之後,真的在時裝週裡住了近十年。」


 

HR:從什麼時候嶄露頭角,
覺得自己在圈子裡頭具有影響力?
.

「到現在都沒有?我覺得我們的影響力都在讀者之間,真的要在圈子裡有影響力,可能真得到『德高望重』的時候吧?」

「如果真要說,應該是 2015-2016 年我剛回台灣,開始有精品品牌與我聯絡,一開始是出席一下媒體活動,進而有商品交換或有酬合作,甚至有品牌指定封面拍攝那時開始吧?雖然講什麼錢不錢的很俗氣,俗到爆,但我覺得當有人願意支付酬勞讓你去執行工作時,才是真正將『興趣』轉化為『職業』的開始。」

「那兩年走了兩次金馬紅毯應該也算?雖然第一年走時我醜爆了。」


 

HR:你覺得自己該怎麼定位?
網紅?KOL?
.

「聽到有人說立志當網紅、成為 KOL 我也會覺得挺尷尬的,因為如果被『想紅』這點蓋過的話,蠻無趣的,而且得失心跟競爭心會很強,最後什麼意見都沒了,還意見領袖咧。」

「不過,年輕時誰沒當過緊迫盯人又不服輸的競爭者?如果是三年前,我一定拒絕任何人叫我網紅、網美,因為聽起來好像很腦殘,『KOL』這個詞剛被用在部落客身上時我也覺得很酷,好像很有意見又是個領袖的樣子,當然要當時尚KOL。」

「但現在,我就是個一直做自己喜歡的事,也把自己喜歡的事情放在網路上的人而已。時尚是我的專業,穿搭是這門專業下衍生的品味,生活美學是時尚的最高境界,寫作是我的職業,聊天打屁話癆則是我的個人興趣。」

「如果有人叫我『網美』,謝謝你覺得我美;如果叫我『網紅』,其實我還沒有很紅;叫我『KOL』,謝謝你喜歡我的胡言亂語;叫我『時尚部落客』,謝謝你記得我是怎麼開始這一切的。」

「而現在,我應該就是個在眾目睽睽之下,怡然自得的一個喜歡時尚與美的人。」


 

HR:平常時尚資訊是怎麼獲得?
最常看哪些網站?
.

「我當然會滑 IG,但滑 IG 的目的是觀察市場動態,國際品牌有什麼新動作?歐美部落客都在做些什麼?(時尚相關的操作幾乎是他們先有才會輪到亞洲,美妝不一定)台灣市場最近流行什麼?同一個 Case 別人怎麼操作的?這個 Case 我居然沒接到?(哈哈哈這最常發生)」

「但老實說現在我最常看的是微信,訂閱的幾個公眾號包括 BoF 中文版、GQ China、MiLK、Wazaiii、Heaven Raven,都是我的必讀。」

「我很推薦年輕人看 BoF 中文版,英文版需要訂閱才能詳讀所有內容,且內容艱深恐有讀到睡著的疑慮。中文版都有重點文章全文,還有每週速報整理產業重點新聞,吃早餐時少滑 IG,看一遍中文 BoF 公眾號,久了效果驚人。」

「我建議讀者們,如果真的想閱讀好的時尚資訊,要找付費網站比較實在,像WWD、BoF 這些,以及時尚雜誌網不要只看台灣的,舉例 Vogue 好了,US、UK、IT、JP、AU…都要看啊!不要讓自己的視野跟觀念被綁死。」


 

HR:有沒有嚮往的部落客?
他做過什麼事讓你欣賞?
.

Park and Cube, photo via Julie Tran Stories

「我喜歡與嚮往的部落客都不是大美女,平台裡也不只有美照,更多的是她們的生活、作品與想法。Park and Cube 是我從大學就追蹤的 Blogger,是憑著一身才華樹立影響力的重要角色,她本人是平面、網頁設計師,除了自己的平台,也為其他知名 blogger 打造屬於他們的特色網站,而她自己的『Cubicle Journal』則是在今年才改版的新型態時尚網,內容由她 curate,攝影、編輯一手包辦,驚人的美感讓網站版面有紙本雜誌的質感。除此之外她也與各大品牌合作,以幕後製作的身份幫品牌設計平面、動態形象廣告,凡走過必留下『美』。」

「讓我最敬佩的是她在 2010 年初期,便在網站的 about 中明確寫下『本部落格所有製作皆為原創,恕不接受商品交換』,能對於自己的作品抱持堅定與自信,令人景仰。」

Margaret Zhang, photo via emirates women

「我也很喜歡 Margaret Zhang,她從部落客晉身到造型師、到攝影師、到現在變成導演,是最年輕的時尚淺力股。她身材嬌小、五官平庸,但臉部輪廓有稜有角,放鬆的表情很驚人,一開始讓她紅起來的原因是「自拍部落客」,她帶著腳架與相機,拍出比專業攝影師還美的大片。」

「我曾在 Loewe 的大秀坐在她身旁,想不到我一生中,居然有面對一個小我近十歲的女孩卻緊張的說不出話的感受。秀結束時我忍不住跟她說,我有買她的書,還私訊照片給她,得到她的回應時我超感動。她說,她記得我,我是 Yu,下次來台灣玩再來找我。」

「對於有才華又謙虛的人,我一向是非常尊敬的,哪怕他小我十歲。」


 

HR:你覺得現在台灣時尚的
位置是什麼處境?
.

「台灣不大,人口數量有限,市場的大小當然位於世界的邊陲地帶。」

「但我覺得我們最不被國際時尚圈看重的原因,源自於我們的美學、美感教育不足。」

「我在這裡的美指的不是穿得漂亮、用得漂亮喔!而是我們對於身處的環境、吸收的資訊與生活的整體要求,並不像那幾個時尚先進國家人民來的吹毛求疵。」

「在台灣大眾心裡,時尚就是生活版、消費版、娛樂版,多數人面對時尚的心態還是以『娛樂』為主,導致與文化、人物相關比較深入的文章很少人觀看,而是跟明星、購物趨勢相關的內容才有「點擊率」。」

「『點擊率』又是一個產業制霸的依據,為了獲得點擊,具有深度及可以滋養人們美感的內容便越來越少,視聽群眾離美感也越來越遠,所以我非常欣賞堅守崗位及維持內容素養的時尚編輯以及產業人士,他們都是以掉飯碗的心在努力啊!

「另外,我覺得我們的產業已經夠小了,在國際場合上如果人們能再團結一些就好了,而不是人在國外還要別苗頭,我們自 high 都來不及,別什麼苗頭呢?」


 

HR:最喜歡的品牌是什麼?
為什麼?
.

「說真的我沒有最喜歡的品牌,因為每一個品牌我都很欣賞,不管是設計師的理念,還是品牌新的操盤手法,我覺得我在看品牌的時候,還蠻全面的,不會帶有太多個人情緒,可能是當過編輯的關係。」

「但我目前最看好的品牌有 Bottega Veneta、Marine Serre、Act n.1,我喜歡俐落的設計、創新的印花,更喜歡帶點離經叛道的視覺呈現。Bottega Veneta 跟Marine Serre 夠紅了不用說,來自義大利的 Act n.1 很酷,2020 春夏的伸展台是一條黑水道,模特兒帶著超大的耳環與鼻環一臉厭世的走在水上(雖然有模仿 Givenchy 2012 SS 高訂的嫌疑),服裝從極具舞台效果的禮服,到日常生活都能簡單運用的設計都有,用一點頹廢的 twist 將過時的帽T與絲綢洋裝變出新的穿法….看經典大牌的秀場心中充滿的是感動,但看這樣新生代設計師的作品口中直接喊出『wow!』才叫過癮!」」


 

HR:最喜歡哪一句時尚名言,誰說的?
為什麼?
.

「『長相是先天條件,風格靠後天養成。』我說的,謝謝。」

「我道歉,其實是 “You don’t have to be born beautiful to be wildly attractive. ”— Diana Vreeland」

「小時候我因為自己的長相很自卑,小眼睛、小鼻子,一點也不纖細的身材,跟『主流美』一點也沾不上邊。直到認識與加深瞭解時尚後,與其說更了解服裝,不如說開拓了對『美』的視野,我不再屈於別人的觀感,而是去理解何謂『魅力』。」

「其貌不揚的 Diana Vreeland,就是個很有魅力的人。」


 

HR:離開 Wazaiii 之後有什麼計畫?
正在進行什麼部分?
.

「第一個計畫就是睡到飽?(已達成)有幾個合作洽尚在洽談中還不便透露,但把我的 YouTube 建構起來是我目前正在 work on 的。沒辦法,時代在變,人們的閱讀習慣也在改變,想想我這麼話癆的人,既然能夠對著鏡頭一個人直播三小時,一支 10 分鐘內的影片應該難不倒我吧?而支撐這個 Youtube 最大的東西就是我的新家,目前也正如火如荼地逼死設計師與工班中,期待年底完工,在新家裡跟大家暢談古今。」


 

HR:最喜歡自己身上什麼部位或是特質?
.

「最喜歡我的單眼皮和從沒染過的頭髮,還有不喜歡跟別人一樣的反骨性格。」


 

HR:你覺得鏡頭前跟鏡頭下的
自己分別是怎樣的人?
.

「鏡頭前的我還蠻瘋癲或浮誇的?肢體語言豐富,表情更豐富,喜歡搞些誇張的事,講些人生悟出的哲理。但鏡頭下的我是個蠻安靜的人,喜歡單獨行動,比較習慣與一個朋友單獨出遊,一群人聚在一起時我話比較少,以聽別人講為主。」


 

HR:有遇過怎樣的粉絲?
如果遇到黑粉你會怎麼應對?
.

「我的粉絲都還算冷靜,但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應該是當年 Hedi Slimane 剛接管 Celine 時,我發表了非常中立的理論,說如果這是集團的決定,Celine 自己沒有意見的話,我也沒有意見,畢竟品牌需要的是銷售,在集團面前什麼精神不精神的,可能都沒有銷量來得重要,也建議讀者要想清楚自己喜歡的是 Celine 還是 Phoebe,不用一面倒罵 Hedi。」

「但有一位粉絲私訊我,說她對我非常失望,表示我怎麼能這樣無視 Phoebe Philo 建立起來的女性精神,表示現在就要退追我。與她談了談後,雙方無法達成共識,我也沒辦法,道不同不相為謀。」

「倒是我的 TEDx『風格,決定你的人格』演講影音下面的留言很精彩,說我醜、沒腦、英文難聽…看到我都笑出來,原來酸民文學這麼精彩,謝謝他們花這麼多時間看完再來罵我。」

「至今還有讀者私訊我說看了那場演講,覺得很棒,且不只是台灣讀者,新加坡、馬來西亞、香港、中國,都有因為看了那場演講而認識我的新讀者。那支影片有將近四十萬的點擊率,六千個讚,五百個爛,喜歡我的人比黑我的人多太多,光是這樣我就很滿足了。」


 

HR:可否給予想要走上跟你同樣道路
的年輕人一些建議?
.

「我覺得不論是想進入時尚產業也好,想成為 influencer 也好,最重要的是所做的每一個選擇,都要是自己真正想要的,誠實面對自己的內心。這是一個虛榮、競爭強、速度又快的產業,要成為 survivor,而不是 victim,需要強大的心臟,以及燃燒不盡的熱情。」

「儘管喜歡時尚,也不要一味吸收時尚資訊,多了解電影、藝術、時事甚至是文學,提升『感知』能力以及腦內的美學容量,才是理解整個產業,或讓自己的產出更有內容最好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