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 Fendi 要和 Porter 推男款法棍包 Baguette?
讓我們快速交待一下歷史
.
Fendi,一個 1926 年從羅馬發跡的皮件和皮草品牌,就今昔文化比較一下,如果現在女生收到包包會很開心的話,那 20 年代就是送皮草的概念,而創辦人 Adele Casagrande 和 Edoardo Fendi 夫婦,他們希望女兒們能把品牌製造過程現代化,所以她們 1965 年請來了一位設計師 — Karl Lagerfeld。
Karl Lagerfeld 的「高產的」創造力當時就已顯現,他在許多品牌像是 Pierre Balmain、Jean Patou 和 Chloé..等兼任設計師,而上述僅是巴黎的部分,Karl Lagerfeld 在米蘭也幫義大利品牌 Krizia 做設計,其公關 Franco Savorelli 受到 Fendi 姊妹之託,Karl Lagerfeld 也接下了改造的挑戰。
當然,時尚大帝不是浪得虛名,他很懂設計,也懂行銷,他做了一件現任 Burberry 藝術總監 Riccardo Tisci 也正在做的事,為 Fendi 設計一個能被全世界都認出來的 Logo:Zucca,根據紀錄片《Karl Lagerfeld Sketches His Life》所述, 他在前期開會時順手在紙上畫了雙 F Logo,就這樣 Fendi 經典誕生。
他 2015 年曾告訴 WWD,「FF 意味著 Fendi Fun,這是一切的開始,而兩年之後我把一切的設計都帶上 FF,這也成為品牌的經典。如今對一個品牌來說 Logo 很重要,因為有些來自其他地方的人不會念你的牌子,我自己也念不出中國的品牌,但 Logo 人人都可以識別,這也是為什麼它這麼重要。」
.
然後 1997 年法棍包 Baguette 誕生了
.
回到法棍包剛出生的那時,90 年代的時尚圈還是極簡主義當道,幾乎是 Prada 的黑色尼龍包在統治世界,剛接下配件總監的 Silvia Venturini Fendi(Fendi 創辦人的孫女)注意到手機使用變得越來越頻繁,「我想到的是一個符合人體工學的小包,這樣你單肩背時雙手也能做別的事。」因此她在 1997 年發明了法棍包 Baguette。
叫「法棍包」的原因不外乎就是它可以像歐洲人買麵包那樣夾著,其有著 Fendi 以輕盈皮草聞名一樣的柔軟結構,重要的是,和 Prada 單尼龍材質不同,法棍包可以盡情在材質上做變化(這靈感是來自於 Silvia Venturini Fendi 小時候常去工坊裡面玩奶奶收藏的 20、30 年代華麗晚宴包),再以各種珍稀皮革、布料和刺繡珠飾加以裝飾變化。
雖剛推出時市場反應不大,但一年後,法棍包開始成為一種時尚現象,且厲害的地方在於,它是第一個擁有自己名字的包,在此之前,著名的凱莉包、柏金包、賈姬包、黛妃包都是以女性為名,相比之下,法棍包開啟了一個「包包擁有自己個性」的時代。就如 Silvia Venturini Fendi 對英國《金融時報》說,法棍包會紅就只是天時地利,「它是自然而然紅的。」自 1997 年成立至今,已賣超過一百萬個,有過破千種不同款式。
於流行文化上,瑪丹娜的支持成了一個關鍵;時尚圈則是有著英國知名選貨店 Browns 創辦人 Joan Burstein 加持,她給法棍包的形容是:「柔軟、實用,且不會退流行。」
Fendi 更是第一個抓住影集置入機會的品牌,官方給了《慾望城市》造型師 Patricia Field 許多包,之後就是文化的互相交疊,直至 19 年後,女主角依舊拿「同樣的台詞」成為法棍包代言人。
.
然後 2019 年秋冬,男生的法棍包誕生了
.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如同 Kim Jones 將 Dior 的馬鞍包重新詮釋一樣,Fendi 的法棍包也來到了男士身上,不僅如此,品牌還和日本吉田 Porter 聯名,相當符合此包不同材質的運用。
所以為什麼是現在推出?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時間到了,如今是一個男女生可能會搶同一款包包的時代。
引用倫敦知名選貨店 Machine-A 主理人 Stavros Karelis 的觀點,在接受 Highsnobiety 訪問探討「不分男女趨勢」時他表示,這樣的單品有著更大的市場潛力,因為它連結男女,受眾市場更大,他以 Maison Margiela 的 Tabi Boots 忍者鞋為例子,該鞋自 1989 年推出,直到去年才推出了男鞋並成為本季最暢銷的單品之一,「不僅是在我們這兒,在 MATCHESFASHION 和 SSENSE 都是,很顯然在現在,這樣產品的市場需求很大。」
在零售專家/未来派人士 Doug Stephens 認為,「現代人的穿著方式有很大程度反映了我們如何看待性別這件事,隨著性別模糊化,時尚也會隨之改變。只要人們在性別的觀點上維持進步的態度,那麼我們就可以看到更多設計上的應對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