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有什麼好的,「當厭倦了,我就用不正確的方式把它毀了。」
文化遺產,它可能是有形的歷史古蹟,也可能是家人朋友傳承的觀念或是習俗,這看似古板,卻其實又跟在國外讀書的莘莘學子息息相關。
分別來自香港 Joyce Ng 和韓國 Hanna Moon,兩位在聖馬丁相遇,以攝影會友,兩位畢業後雖然各自在攝影領域找到一片天,但終歸在一個不屬於家鄉的地方,甚至每年要為了簽證而努力。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她們將自己的文化與對西方審美的反思結合,於年初辦了一場名為《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的攝影展,除了為壯觀雄偉薩默塞特府 Somerset House 的新古典主義帶來新戲劇的構想,也回顧了四年來兩位在時尚雜誌的作品,好展示自己的身份和西方文化的看法:兩者是如何依存?又是如何崩潰?
簡而言之,這是一個攝影版的《菜鳥新移民》故事。
所以這場攝影展在對觀眾說什麼?
最簡單的說法就是,對亞洲文化攝影的頌讚,Joyce Ng 向 LOVE 雜誌解釋,「我想要向觀眾強調西方價值定義是會變得,一切就只是根據文本不同,可通常文本是基於北美和大部分歐洲的觀點。」所以選址在薩默塞特府這 16 世紀的古建築中辦展,《西遊記》在製作過程中成了靈感(上面是五指山),因為它是有關四個不同角色,集結在一起有著共同的取經目標,只不過當初西天的西是印度,而現在是西方世界。
「不一樣的人」的觀點環繞在整場展中,可在如今網路如此發達的當下,為何還要強調這點?「跟倫敦在地人相比,我長大後所看到聽到的是完全不一樣的東西,無論是藝術、流行文化、廣告..等,我是在香港長大,五年級開始讀國際學校,老師從香港人變成加拿大人、英國人、美國人,我的中文變得有英文口音,每當我開口講話,當地人總會眼睛發亮,任何帶有外國口音的人事物都會在香港倍受重視,我也會被貼上受過更高等教育程度的標籤,移民的心態讓以前我渴望更多西方人在生活上的感觸,進而忽略了根本。我在倫敦生活了 10 年,如今我仍覺得自己像陌生人,若在一個地方太久,我就會焦躁不安,無論在哪都有抵觸,而作為攝影師,我將這種不同世界的感覺用素人模特兒和創意指導結合在一起。」
為什麼要用「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為主題?「因為如果我文法或表達不對,我用立馬用 ESL(英文是我的第二語言)來掩飾,我小時候讀的學校是不允許講中文的,到了 27 歲,我仍覺得無法完全講對中英文而感到丟臉。這樣的經歷成了主題的來源之一,還有 Hanna Moon,她在倫敦彷彿電影《愛情不用翻譯》的那種迷惘。好像這種感覺已成為了我們的一部分,有時我們還是會用錯詞,這會影響你思考和表達,還有你工作的方式,而我們用圖像來表達這樣的感覺。」
Hanna Moon 曾告訴 DAZED:「這個標題非常的合適,這個展是有關我一個韓國人,但又不是韓國人,以及作為攝影師在倫敦的啟發。」
「我希望能在薩默塞特府這兒創造不同的圖層,用素人模特兒、很一般的姿勢和道具,像是手術用的口罩,因為在亞洲很多人會因為衛生問題戴口罩,但當我戴口罩走在倫敦街上,很多朋友都會笑我,但不是冒犯的那種,單純覺得戴口罩很好笑,這樣小東西在不同國家竟是如此的不同。」
「時尚是一個以西方為主的產業,大多數的人都不是來自亞洲,而作為亞洲人,我們不習慣去質疑以西方文化為靈感,這似乎已成一種習慣,但這種情況正在改變。」
「感覺現在,會讓人覺得所謂多元運動只專注在某個民族上,我們不是黑人,那是大家所謂多元會去考量的族群。而在博物館,你必須非常大膽的去討論種族,」Hanna Moon 告訴 Dazed,
「我們根本上是不一樣的人,而這是我們的優勢,作為藝術家能為這個行業帶來的東西。」
「我的答案是,或許美感不是只來自單一方向,而是全方位的,我們也開始對我們的根感到驕傲,並大聲炫耀我們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