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師這麼多,為何偏收藏早期Margiela或Raf Simons就有報導價值?
無論是在 IG 帳號的內容、店鋪所販售 / 收藏的商品或是伸展台上的系列,只要有關 90 年代的 Martin Margiela、Helmut Lang 或是 Raf Simons(當然不止這些設計師,還有 Rick Owens、Jean Paul Gaultier、Alaia…等)就會掀起一陣討論潮,舉凡,從起初在 Grailed 網站上出現的天價 Raf Simons 外套、We Margiela 的紀錄片、Martin Margiela 的巴黎回顧展、知名二手時裝網站 Byronesque 於紐約 /東京開設的快閃店(他們在巴黎還專為 Margiela Vintage 另開了快閃店)、東京二手時裝店鋪 LAILA 推出 Raf Simons 經典收藏《1996-2001 / 2001-2006》以及 hyukoh 在金曲獎的穿搭…等,然而,這風潮似乎沒有停下來的意味。
我們曾介紹過的 Raf Simons / Helmut Lang / Hedi Slimane(Dior Homme)收藏家 David Casavant 日前推出了一本攝影集《David Casavant Archive》,這裡頭並非又是一本將自己所擁有的衣服單品翻攝的書,而是將收藏家自身擁有 Vintage 藉由明星客戶或是攝影師友人重新詮釋一番,大概就是所謂英雄所見略同,如同 Maison Margiela 布魯塞爾店推出(混合早期 Margiela 和 John Galliano 時期)的《Notebook》,我們也不禁納悶,為何大家仍如此迷戀過往設計?
我們知道你想問這個,究竟什麼叫 Vintage?
引用 Ming’s 的報導,知名二手拍賣網站 Vestiaire Collective 時尚 Vintage 部門主管 Marie Blanchet 解釋:「我們將來自數十年前,且已被列入時裝歷史的設計稱作復古(Vintage),還有一些對當代設計有深遠影響的,也會被定義為復古,在 Vestiaire Collective,我們平均會稱 15 年或以上的設計為復古,但這也包括設計師如 Martin Margiela,2008 年(據說他離開同名品牌的那一年)至今雖然只有十年時間,但我們也會定義其為 Vintage,因為你不會在市面上找到,這已成為時裝的一部份。」
說起收藏?套用(最近成為英國《金融時報》男裝時尚評論家的) Alex Fury 的論點:「對不少人來說,90 年代的時尚圈便是一種戀物癡迷(fetish),這字是從法文 fetiche 而來,而法文的 fetiche 則衍伸自拉丁文 facticius,意思是『人為』或是『製造』,跟時尚很像,所謂『戀物』就是一個被認為擁有超自然力量的物體或是神奇的護身符一樣能使人安心愉悅,致使這有了 90 年代的時尚有著讓人迷戀一說,直至今日,時裝仍擁有神奇的力量,深深令人著迷,特別是某些當代設計師,他們仍參考了這黃金時期的靈感讓我們能在新的千禧世代當中有所啓發、脫穎而出。」
為何要迷戀這些設計師?背後代表什麼樣的價值?
去年,知名時尚二手網站 Byronesque 分別在紐約與東京的 Opening Ceremony 開辦了快閃店,其包括了 COMME des GARÇONS、Yohji Yamamoto、Helmut Lang、Maison Martin Margiela、Raf Simons 還有 Nicolas Ghesquière 時期的 Balenciaga…等設計師作品,他們在官網聲明:「我們不是從過去取經,這些是時尚的未來。」或許你會納悶,這些 10 幾年前的「早已存在」何以稱作未來?
其創辦人 Gill Linton 告訴(Kenzo & Opeing Ceremony 的設計師) Humberto Leon 表示:「這就是一種週期性,上述這些品牌大部分都存在於當代設計師的靈感,我們個人是非常反對快時尚且支持 Vivienne Westwood『buy less, choose well』觀點,所以我們覺得這樣購物方式是未來,也有可能拯救世界,再者,我們會這樣說是因為我們不是在做什麼歷史教科書,我們尊重過去但會把它變得和現代有關,像是 Fashion Porn 企劃就是案例之一。」
同理,David Casavant 在接受 Vogue Runway 訪問時被問到為何會想做這本書?他回答:「我常說 Archive(經典款)和其他 Vintage 其實不太一樣,因為這是以我的觀點和品味所挑選的,我並沒把這當成商業行為,許多店家可能會把某單品炒紅創造需求後在高價賣掉,但因為我本身不會賣掉我的收藏,某種程度上這是一種個人熱情的企劃,這全部就是我個人的美感和願景,致使這本書成了一種非常好的方式來表達,當中包括名人,當他們穿上時,我仍能看見我的想法在裡頭,我喜歡透過出借讓全世界都能感覺到這點。」在前年辦展的時候他也表示,對其他藝術家朋友來說能夠使用這些經典在自己的作品中我覺得是個很棒的機會。(但也必須說,因為他租借給 Rihanna、Kanye West..等人(加上 Grailed 的推波助瀾)才掀起了這股 vintage 風潮。)
他補充道,「我不覺得自己有必要為這些衣服創造價值,但我也不想只是得到它們然後什麼也不做。既然我擁有它們,我也有想法,那不如來做點什麼。記得還小的時候我的會計師看到我把所有的錢都拿去買衣服,他說:『衣服不會增值只會貶值,』我內心想:『這些不會,我會證明給你看。』之後我覺得如果這些衣服用很酷的方式穿搭的話人們就會很想要,可我還是擁有這些衣服,且它們會變得更有價值,這聽起來很像商業策略,可基於我真的很喜歡這些衣服,我完全不想把它們丟掉。」
LAILA Tokio 的創辦人 Hideo Hashiura 則在接受 Dazed 訪問時覺得:「Raf Simons 對當代時尚有著非常深遠的影響,而我和我的夥伴都非常喜歡他的作品,所以我們決定以他為經典作品集的出發點(往後也會推出其他設計師的經典集),Raf Simons 無疑是非常重要的設計師,其傳遞了相當原創真誠的訊息,我們堅信這點在當前時尚產業非常重要。」
Byronesque 為快閃店起名為「What Will You Be Remembered For?」Gill Linton 告訴 AnOther Magazine,這是一種對文化失望的回應,就像與時尚的平庸相悖,其也表明了 Byronesque 存在的理由,他們尋找從 80 年代到 21 世紀早期特殊的時尚經典,將它們擺在同一個地方推銷給時尚的狂熱追隨者,她補充說道,「80 年代到 2000 年初期是時尚最有創造力的時候,之後一切開始變調,致使保存設計師用創意做出的反諷批判及他們所創造的文化是非常重要的,即便這些設計在當時並沒有造成風潮,可唯有回顧這些作品才能讓人們意識到過往系列的重要,如今的時尚太過膚淺平淡,然而這些 Vintage 的復興已超越了當純的懷舊,比起現在的流行,其能提供對過往更有興趣的年輕世代深掘過去的文本,畢竟誰 15 年後還會在乎 Zara 或是 H&M?」
Gill Linton 覺得,這呼應了 Margiela 對消費主義的反彈,「一個朋友曾說:『當你沒錢時,創意就是你最有價值的貨幣。』我認為這點實際上推動了許多 Maison Martin Margiela 的作品,一切就是有關重複使用,這也解釋了為何有些忍者鞋會被上漆,因為它們來自上一季,而品牌當時沒有錢去設計其他鞋款,他們只好破壞再重新設計,我覺得這真的是在用設計在向他人對話。」 David Casavant 則覺得,「我真的受到他們的設計所啟發,這些讓我想要也做出類似的事,向世界展示這些作品,如同這些設計師讓我看見光芒一樣。」
Byronesque 堅持「並非所有有歷史的東西就是好」,這是該店的口頭禪之一,他們透過像 Margiela 這樣重要低調的時裝屋向千禧世代和 Z 世代提問,究竟在未來什麼是會被記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