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否真有那麼糟?究竟 Riccardo Tisci 首季 Burberry 背後想說什麼?
2019 春夏倫敦時裝周討論話題最高的一場秀 — Burberry 2018 年九月系列,這看似噓聲大過於掌聲的系列,沒有過多的花拳繡腿,其平易近人讓人有點不知所措,但似乎怎麼做怎麼錯?因為有些人的心中仍環繞著前創意總監那如英國詩人 Christopher Bailey 的浪漫?可無論力道太輕太重,新創意總監 Riccardo Tisci 的第一場秀都會遭致「這不是 Burberry」的抨擊,但如今何謂 Burberry?是風衣?還是格紋?Riccardo Tisci 要改變呈現的東西太多,要交代的對象除了粉絲、時尚界,還有股東,這難以一廂情願專注在某個主題風格,所以,Riccardo Tisci 想透過這場秀說什麼?以及他想如何拯救這個垂危的英國大牌?

Riccardo Tisci & Jo Ellison
Riccardo Tisci 在秀後接受了英國《金融時報》專訪解釋了有關他的新系列,他講了許多,「Burberry 不僅僅是一個品牌,更是一種文化,Riccardo Tisci 表示,「正如你所知,這間公司非常的龐大,但這不僅僅只是時尚,而是有關文化的生活模式,所以當我思考 Burberry,我必須想著英國人,Burberry 是一個真正代表一個國家的時裝屋。」
英國《金融時報》編輯 Jo Ellison 認同道:「Riccardo Tisci 是對的,Burberry 比很多品牌都還要英國,它向全世界定義了何謂英國風格。」在品牌 162 年的歷史中有著許多經典畫面,像是現任伊麗莎白女王穿著 Burberry 的畫面,捧紅了諸多英國超模,如 Stella Ternant、Kate Moss、Agyness Deyn、Cara Delevingne…等,縱使當前近況猶如十年前受到足球流氓襲擊般慘烈,但 Burberry 仍是唯一被列進英國 FTSE 100 指數的品牌,年銷售額近 30 億美元,市值 100 億美元。

Burberry Spring 2000 Ad Campaign

Agyness Deyn, Burberry 2007 F/W
如今一個品牌的輝煌絕不只僅僅倚靠著設計師本人的努力,CEO 執行長的角色也是舉足輕重,如同前創意總監 Christopher Bailey 和(現任 Apple 零售業務高級副總裁)Angela Ahrendts,不少人都認為,自 Angela Ahrendts 2014 年辭去 Burerry 執行長一職後,品牌便開始下入下坡。

Christopher Bailey & Angela Ahrendts

現任 Burberry 執行長 Marco Gobbetti
而現任(曾聘請 Riccardo Tisci 擔任 Givenchy 創意總監)Burberry 執行長 Marco Gobbetti 希望改變這一切,但他們面臨兩難選擇,當前的問題是,英國的不安(脫歐前夕、政治動盪),他們該如何在這樣的情緒透過 Burberry 告訴世人何謂英倫風?更讓人擔心的是,世界在乎這位義大利人對英式風格的看法嗎?還有人在乎何謂英式風格嗎?
於 2018 年的九月系列,Riccardo Tisci 給了 134 套系列,這是一個初想,畢竟他要在五個月內構思出男女裝,英國《金融時報》編輯 Jo Ellison 認為該系列在向英國的「怪」文化致敬,從維多利亞時期的肖像、性手槍樂團、莎士比亞到喜歡莎士比亞的人,雖說如此,但整體卻非常「平靜」,換個許多評論家在用的詞:「安全保守」。
很多人無法理解的前半部「精緻」系列,在資深時尚評論家 Cathy Horyn 的評語是:「現實是,Riccardo Tisci 知道很多女性擁有這樣的生活模式。」該秀帶著很明顯的階級流動和互補性。(ps. 值得一提的是超模 Stella Tennant 真的是來自「貴族」。 )

Burberry Fall 1998

Stella Tennant
「你知道,感覺我必須要打破 Burberry 這個標簽,」但又不能太過暴力,「畢竟哪天如果我有自己的牌子,我會很討厭有設計師突然進來然後把我曾經做的東西全毀掉。但我想要遠離風衣和格紋,Christopher Bailey 做的非常棒,但我想要找到自己的身份,縱使我不是英國人,但我必須用我自己的眼光來慶祝這個國家。」
雙方的訪談位在 Burberry 攝政街旗艦店內的餐廳,「你看到這家店了嗎?我們必須把它填滿,當然其他店我們也是要如此。」Riccardo Tisci 表示,他想為顧客提供全方面的 Burberry,「一個你可以買風衣、一個小的鑰匙圈、一個包包、鞋子、球鞋和晚禮服的地方,如同一個生活模式。」
「我知道 Streetwear 是我擅長拿手的,而且每個人都期待我只做運動休閒裝,但事實上,大家期待年輕人更喜歡的叛逆服裝,其實他們現在對成熟精緻的衣服更感興趣。」Riccardo Tisci 表示,他把重心放在經典英式男裝上,像粉筆條西裝,這樣的舉動在 2019 年春夏 Maison Margiela 的「男裝高訂秀」上,John Galliano 也給了同樣的論點。
延伸閱讀:0.10男仕高訂系列再現,2019春夏Maison Margiela為年輕人送上現代Artisanal
男裝當前佔據了品牌 30% 的銷售額,Burberry 需要 Man 起來在業界不是新聞,當然,Riccarod Tisci 希望能讓這數字提高以獲得男女平等,「西裝仍是非常重要的,」他表示,「在大學時,我們首先學到的事情之一就是剪裁,因為這是文化的一部份。」男孩們下班出現在酒吧激發了設計師的想像力,「我想呈現健康的英倫形象(這意味著不是枯瘦?),我想替性感的英國小夥子置裝。」

Burberry RTW Spring 2019
Riccardo Tisci 的任務是重建市場信心,擴大產品範圍,根據同篇報導指出,股東們可能也已等得不耐煩,「自 Riccardo Tisci 三月份加入 Burberry 後,投資人的心態便有所正面改善。」花旗集團表示這是一場「有前途的」秀,但仍在評估其零售增長的時間和幅度。
基於 Givenchy 曾經的輝煌,外界期待 Riccardo Tisci 和 Marco Gobbetti 兩人的重逢,希望在 Burberry,能像 Gucci 執行長 Marco Bizzarri 和創意總監 Alessandro Michele 般勢如破竹,「你無法想像 Marco Gobbetti 有多了解商品,他大概是我知道唯一一位執行長真的了解創意和銷售的。他就像我的父親,沒有他就沒有今天的我。」Riccardo Tisci 表示,「若包包沒給 Marco Gobbertti 看過的話我絕不會上市,我們是一起的,我們的辦公室就在隔壁,並且不停的交換想法。他旅行的次數比我多很多,他了解這塊,也已看到未來所有的買家。」
Riccardo Tisci 表示,若首季 Burberry 想傳達什麼的話,那便是英國人應該重新擁抱它的「古怪離奇(weirdness)」,「就某些層面上,倫敦非常的棒,跟以前比現在生活品質好多了,有著很棒的食物、管理機構,但我們需要從過去恢復原狀,從維多利亞時代、從龐克、從光頭黨,英國人一直有著很多很棒的時刻,讓世界驚呼連連,讓別人想抄襲想把它變成自己的東西。」
「如果真要我誠實說,我覺得年輕世代更該大聲疾呼,90 年代對我來說是屬於英國的時刻,像 Massive Attack 和 Alexander McQueen,這些過往會讓人尖叫的文化席捲而來,可如今我覺得年輕人有點害怕改變,為何這國家沒有更多狂想呢?」— Riccardo Tisci
英國《金融時報》編輯 Jo Ellison 問道,莫非對英國人來說,我們需要一個義大利人來製造衝擊?「這是真的,」Riccardo Tisci 表示,因為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作為局外人,我們不害怕大聲說出自己喜歡什麼,當我年輕的時候,我存錢來到這裡並且在這生活,對我來說,英國是個擁有更好生活的地方,我可以盡情地表達自己、我的性向、我的一切。英國隊對很多外地人來說是個瘋狂的地方,當我 17 歲到這兒裡時,我心想,『這國家什麼都有了,』這裡就是一切。所以,對我來說,我希望年輕世代能夠推倒更多的牆,他們應該要以身為英國人為榮,沒有懷舊,就只是創造一個新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