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中國現在有能力消費,但鑑賞力還有待加強,」專訪南朗,推動中國設計師的時尚先鋒
誰推動了時尚?這是一個大家都喜歡去探究的問題,長久看下來,時尚產業絕非單打獨鬥就能成的,所以誰幫助推動了中國大陸的時尚齒輪?我們訪問了選貨店 LABELHOOD 的創辦人 — 南朗,光在打這份逐字稿,很快就明白這不單只是在談時尚,這是在聊一個文化的願景,演而優則導,他從選貨店、協辦時裝周,到如今自創品牌 THE FLOCKS。
雖標體聳動,但絕非空口說白話,老師也試圖在找答案給大家,尤其自家在上海的選貨店 LABELHOOD 已猶如一本「主題為中國設計師」的時尚雜誌,「只要有外國設計師想了解中國設計師,就一定會來我們的店。」
.
感謝您撥出寶貴的時間接受採訪,
能否請您介紹一下自己過去的經歷?
當初為何會有創辦買手店的想法?
.
「我是學平面設計的,做了很多年,之前是在北京,從平面設計公司轉去廣告公司,你也知道,做廣告就是非常辛苦,離開休息了半年時間,開始思考自己要做什麼,因為身旁有些設計師朋友,就開始了棟樑 DONG LIANG。」
「在十年前,獨立設計師或中國設計師的概念關注度沒有那麼高,只有一些很小眾的媒體有在關注,當時設計師也沒這麼多,碰巧身旁有幾個,很有想法,很想表達,很想做品牌,可沒有地方願意賣,因為沒產量,對大眾來說則太過設計,而我就想要不要開一間店給朋友展示,就這樣開始。」
「2009 年八月跟兩個合夥人開始籌備,很小很小的一間店,大概 20 平方公尺;2011 年,我們開了上海店;12 年才正式成立公司,在那之前主要所有精力放在店內銷售,我的工作設計比較多,Charles(王耀)較著重銷售,Tasha(刘馨遐)則是市場行銷,公司成立後才開始推廣,讓更多人知道中國設計師這概念;2017 年將上海公司全部改成 LABELHOOD 蕾虎。」
.
外國人是怎麼看
Made in China?
.
「你可以看到像聖馬丁、Parsons..等學校都有中國學生,所以他們對於中國人能力的了解,我是蠻有信心的,這幾年看特別明顯,有些設計師會在四大時裝周,國外報導會出現有名的中國設計師,像 Uma Wang,她在在國外是有非常高影響力的。」
https://www.instagram.com/p/BwI_z0jhTyb/
.
現在 LABELHOOD 一共有幾個品牌?
.
「大概有 30、40 個吧。」
「過往 LABELHOOD 是較專注在推廣線下活動,像是幫助中國設計師辦秀或是藝術節,在上海時裝周時,七天有四天我們都是在做活動,後來因為手上品牌實在太多了,也發現這跟店舖想做的東西是一致的,所以把這些統一起來。」
.
您是如何在理念和商業之間取得平衡?
.
「我覺得中國市場的包容度是非常高的,再怎麼奇怪的東西都賣得掉,一開始可能會覺得太有設計感或太複雜的東西不好賣,但幾年下來後發現,可能越奇怪的東西、越能彰顯個性的東西反而越好賣。」
「可首先這個量不能大,且這個好賣不能跟商業品牌的規模相比,而是說其設計的關注度、所引發的討論以及銷售其實是蠻好的,那太過簡單、沒那麼強烈的設計,就較難引起消費者的興趣,因為要這類東西去買 Uniqlo 買就好了。時下年輕人他們很願意去消費很有個性的東西。」
.
這是否會和你個人簡約的風格有所衝突?
.
「這一切不能單用我的審美或想法去引導,所謂 LABELHOOD,尤其是上海鳳鈴路那家店,我們稱為平台店,所承載的功能不光是銷售,它也像是展廳、窗口,對全世界的人去推薦中國設計,比方說若國外買手或設計師想了解中國設計師就一定會來我們店,像 Alessandro Michele、Miuccia Prada、山本耀司…等,他們都有來過,因爲這家店對很多人來說就像一本雜誌,我們需要更完整、全面的去體現,替設計師表述,所以 LABELHOOD 不是一家傳統的買手店,所以它不是以我的品味為導向,否則那語言太單一了。」
.
最近有什麼品牌有讓你關注的嗎?
.
「我一直很欣賞 SAMUEL Guì YANG,整個概念、設計、秀的呈現,他是近期我覺得品牌完成度比較高的,因為對一個設計師來說做一件漂亮的衣服不難,但作為一個品牌來說其實很不容易,而且SAMUEL Guì YANG 品牌形象很完整。」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
那銷售最好的品牌是?
.
「Uma Wang,近兩年來看的話,Mension 的塵沒(Eric Chen),他是時下特別值得討論的品牌,會跟著比較流行的方式在做品牌,比方說他本身自己就有點像網紅,身旁也有很多網紅在幫他帶貨(推薦),有一種成功模式,其他設計師都沒有。」
.
你怎麼看待網紅和 KOL 在社群上對設計造成的影響?
.
「這是好的,如今一定要順勢而為,不要逆勢而為。」
「社會發展是綜合的問題,不是你一個設計師站出來發聲說你不要這樣就能改變市場的。」
「比方說就社群,我自己是做不來,但我不反對這樣做的人。這就是網路的產物,可後面能存活多久或會變成什麼其他形態,這在過去十年是大家想像不到的。」
.
你現在身兼品牌設計師、傢俱設計師
和店舖主理人,
這些時間是怎麼分配的?
.
「在前兩年,我其實主要 80% 的時間都在做品牌,因為剛開始很多東西需要從頭跟到尾。零售做了這麼多年,也看了國外的一些設計師品牌,可真換自己做了品牌才知道真的很難,要做一個漂亮的系列和造型簡單多了,你只需好的布料、好的剪裁、好的工藝就能完成,這些是可以控制的,但要真正把它變成品牌去影響別人願意去穿、去使用,就沒那麼簡單了,所以過去兩年我投入很多時間在品牌裡面。」
「可做了六季的產品,我會想把品牌往回做,不想把它做的那麼大,因為尷尬的地方是,真正能做到多少?比方說一年 1 億的銷售額,如果努力的話真的做得到,但真做到了,我可能也不會那麼滿足,或許就會不斷重複,哪件好賣就就做什麼,但就跟當初想做品牌的初衷有落差。我也是看過很多設計師面臨同樣狀況,即便業績數字很驚人可仍不滿足,那為什麼我現在不把它變成一個我願意投入時間、能傳達我的品牌?」
.
可以跟我們介紹一下你的品牌嗎?
.
「THE FLOCKS 中文翻譯是絮狀物,一團東西,也可以理解成羊群、人群、動物群,這是我很想表達的一個概念。」
https://www.instagram.com/p/ByVkooFAfvf/
「這是受到侯孝賢導演的影響,因為他電影裡面有很多很多群角,很多一群人在一起的狀態,長鏡頭看下去,我覺得特別迷人,每個人在戲裡面都有自己的狀態、都有自己的內心活動,又完整的被表現出來。」
「記得當時是看到《刺客聶隱娘》未上映前的一張圖,我當時看到整個驚呆了,這是畫嗎?實在太美了,那真實到讓你覺得是假的,後來去關注整個電影故事,在採訪中導演一直強調『全影像』、『接地氣』,還有些我也很認同的概念,後來就覺得我也想做這樣,THE FLOCKS 早期作品都有完整群像的呈現,這是品牌最一開始的概念,到現在還在堅持,我很想關注時下年輕人的生活狀態或生存狀態,我很想關注這群人。」
.
Pitti Uomo 是否也有
拿 THE FLOCKS 去參展?
.
「有。每年 Pitti 都有一個嘉賓國,今年是我們。全部一共有 9 個服裝品牌 2 個配件品牌,但做下來,整個市場和 Pitti 官方的人看了後,單純就男裝來說,他們覺得,對中國自己人來說可能 OK,可能有很多年輕人喜歡,但對老外來說不行。」
「真正在國外消費時裝、設計師品牌的是 35 歲甚至 40 歲的人,而我們是給 20 幾歲年輕人做的衣服,雖然每個品牌呈現的都是很完整,但對國外來說,這已有很多品牌在做,像 Supreme,這種很街頭的,很便宜,也很容易買到。」
「你看 Pitti 每年都有一條風景線,一群人坐在那邊等人拍,這些人是時裝精,他們可能來自各行各業,真的就是愛時尚,但你看那個斷層,裡面沒有年輕人,沒有 20 幾歲的人穿著西裝或設計師品牌站在那,所以國外的主力消費跟中國一定是不一樣的。」
.
可基於時裝是從歐美發起的,
是否中國會有自己對時裝的看法?
.
「雖然中國現在有能力消費,但鑑賞能力還是有待加強,現在就只是消費行為,沒有賞析。我一直覺得時裝在中國沒有土壤,像在市場活躍度很高的那些設計師,基本上有九成都是受國外教育回來的,像聖馬丁、Parsons、 Istituto Marangoni(義大利),他們都是在國外的時裝體系下養成,這還是和中國文化有斷層在,但我相信未來還是有希望,大概五年十年,可能要不了這麼久,就會出現有國際影響力的中國設計師。」
.
有可能
哪一天中國設計師
會成精品大牌創意總監嗎?
.
「我覺得這文化對西方人,或是整個團隊來說,東方人不太好領悟。」
「東方文化還是很有力量的,那是深入骨髓裡,在這環境下長大一定會帶著某種東方基因,像 Alexander Wang,整個像 ABC 一樣,但在做 Balenciaga 時還是會被排擠,且這不單是因為它是東方人,還因為他是美國人,因為法國人真的不愛美國人,他們不覺得你是懂時裝的,所以據說,他每年來巴黎時都是被孤立的,川久保玲的 DSM 當時就沒引進 Balenciaga,因為他們覺得這設計師不行,但換了 Demna 後又繼續了。」
「所以就是… 很難,其實你看這些中國的孩子在國外讀書也是一樣,即使現在中國人群越來越大,但他們生活圈還是華人,即便和老外在同個教室上同堂課,也是很難融入主流圈子裡。不一定是他們排擠你,而是你進去後也是會覺得格格不入。」
.
你認為
現在國內的設計教育
有辦法趕上國外了嗎?
.
「即便現在有東華或北京服裝學院比較出眾的,可就專業上還是不夠,差太遠了,雖然他們也有請外國師資來授課,但我一直覺得中國所有的問題就是出在教育,因為我一直在關注青年文化,現在設計層面的教育太過傳統,完全沒有國際視野,教育根本沒有在影響一個人,甚至沒有讓你的審美觀變好,那學這幹嘛?」
.
但就東方人來說,
那為什麼日本可以這麼強大?
.
「但日本是相當特殊的民族,因為整個社會已發展到非常成熟、發達的階段,你從小出生就看不到醜的東西,很少有機會看到那種醜到不行的,但中國比比皆是,雙方審美就差了十年二十年,所以在那樣環境下,一定會有能影響力的設計師出來。」
「還有一點是他們對自己的文化其實是非常驕傲,先不說文化來自哪,但他們成立了自己東西,並且很長一段時間延續下去,他們知道什麼應該保存下來,一切是積累而成。」
「可日本的時裝和整個審美體系還是不太一樣的,反而平面設計和陳列這比較像是日本,比如說當年的山本耀司、川久保玲、三宅一生,他們是另當別論,其手法很像李安導演在拍戲那樣,像《斷背山》和《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即便都是外國演員在表演通通講著英文,但一定會有些東方的情緒和情節,如同當初日本三傑來到巴黎那樣,這些對西方人來說極其的有魅力,因為在他們世界沒有這些,進一步改變了整個西方的時裝體系。」
.
老師您很常去日本嗎?
.
「我很喜歡日本,不光是對衣服的設計,對很多日本設計師或對日本所呈現的美學價值,都對我有很大的影響。」
.
最喜歡哪個設計師?
.
「田中一光(日本最具代表性的平面設計師,被譽為無印良品之父)。後續日本的平面設計師或產品設計師我也覺得挺棒的,他們就是有自己一套完整的語言,使得當看到新設計師你會很容易找到感覺,但中國真的太亂了,風格設計五花八門,致使沒有一個真正屬於自己的東西。」
「就有聽說,北京有平面設計師在當比賽評委,這些人就是單純只想紅,作為一個設計工作者,若你滿腦子只想紅或是想更有話語權,你一定做不出好的東西,你的精力不在這上面,你要怎麼做設計?」
.
你認為
中國設計師的下一步是?
.
「最重要的還是要完善自己,我覺得很多設計師都站在同一個水平上,但真正能走到最後就是要看能否跟著時代走,像現在還是有設計師排斥在網路上販售,覺得這樣不酷,跟很多品牌放在一起很丟臉,堅持在做一些非常非常傳統的事,甚至想要自己開店,一個設計師要自己去開店真的是非常非常傻,開店跟做品牌是兩回事,零售有自己的規矩和完整的商業模式。」
「很多設計師有設計 sense,但不見得懂商,連自我保護的意識都沒有,還不知道要商標註冊、註冊公司,被侵權了只能謾罵,我覺得這些素質還是要具備,唯有將這些東西全準備好了你才能走得長遠。我自己也經歷過,我知道很多人會排斥,但當你要做的是品牌時,這些東西是逃不了的。」
.
影響你最深的人是誰?
.
「可能還是田中一光,但審美和觀念上是兩碼子的事,若論後者,有一位也是開店的叫小田和仁,他對我影響也蠻大的,就一句話就讓我非常有同感,他說過一句話就是『杯子就該有杯子的樣子』。當然,我可以把它放大或更豐富,但對現階段來說,你除了關聯性外,所有的添加都是多餘的,像現在很多人都把杯子做成奇怪的樣子,我覺得很無聊。」
.
但在社群時代,
大家好像會特別喜歡這種?
.
「真正好的設計師,實用、跟消費者有關一定是第一考量,所以小田和仁那句話戳到我的內心,當然這是我自己的理解,正如你說的,如今能引起話題討論的就是怪的、不一樣的設計,那些也有存在價值,但你去看真能流傳千古的一定是非常基本,能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這才是好設計。」
.
可以跟我們透露
THE FLOCKS
2020 春夏的一些概念嗎?
.
「2020 春夏 THE FLOCKS 系列我一直很想添加的就是『東方元素』(像盤扣、對襟、斜襟),但對這種方式其實不這麼有自信,舉個例子,像明清傢俱,很多設計師會把它翻新,改變結構細節成所謂新中式傢俱,我覺得沒有一個是好看的,那是歷史時代工匠的產物,它沒必要再去做修正。所以我們現在在做的東西其實非常淺,大家所謂的東方元素無非就是拿些盤扣放在衣服上,這在執行時其實很難,但我還是嘗試了一下,畢竟都要去國外參展了(笑),就是給外國人看看這些是東方的東西,或許說不出什麼,的確在那幾天老外也很喜歡。」
https://www.instagram.com/p/BykKB4EARrq/
「中國人對自己文化元素的解讀一直都沒有很成功。其實這東西在我們之前就有很多設計師在做,我一直覺得,所謂中式的衣服不應該是中國人來做,這有點尷尬,因為中國人來做的話它就應該是原本的樣子,就像明清傢具一樣,它很完美了,無需修改,你不用試圖去優化,但這對外國設計師來說沒有包袱,他們可以用自己的方式重新詮釋,藉此放入自己的系列當中。」(ps. 這部分理解可以像是日本人一樣專精在日本和服製作上,而 John Galliano 則是取經發揮在系列中。)
.
是不是因為我們的包袱太重?
.
「這部分尷尬的點就在於說,大家在講的新中式就是在西式的衣服上貼個繡片、加個盤扣,我自己也覺得做的很淺。」
「它很棒了,說實話,如果你願意把非常一套完整的中式衣服放在系列當中,若不衝突,那就 ok,沒必要去多做什麼修改。對老外來說,旗袍、唐裝、中式元素這些只是設計語言,沒有任何包袱,但我來說真的非常非常難。」
.
有期望
跟哪位設計師或藝術家合作嗎?
.
「這回到倫敦有到一家選貨店 Blue Mountain School,他已經高於買手店的層級,因為他花了很多的時間跟精力在整個空間。」
https://www.instagram.com/p/BxszCn3gmHt/
「當我一走進店裡就覺得這裡太酷了,那是一種國際語言體系下的表達,它不代表英國,甚至有著日本、巴黎的審美,並非倫敦專屬,當你深層解讀,整個陳列、空間、店員、味道、燈光、音樂..等,非常完整,我們也去他們另一家店,連餐廳也有(開放廚房),當中有一個小房間單獨擺某個紐約設計師的品牌,像店中店一樣,我覺得那非常酷。後面有和店長聊到說,他一直想引導更多人專注這種非時裝的品牌和生活方式,店內也有販售瓷器、陶器,較濁、原始的感覺,這是我未來非常想合作的。」
https://www.instagram.com/p/By24acXAcvr/
.
老師很常提到時裝,
你會怎麼去定義這點?
.
「我覺得時裝大於人,你要為了這件衣服去下很多功夫才能駕馭,比如說,必須去思考要搭什麼鞋子包包,配什麼眼鏡、香水,參加什麼場合,就是你必須去做一個全面的考量,但非時裝更多是功能性的,像工裝,他的口袋就是來裝工具;軍裝,就是用來打仗。」
「很多很強烈有表達欲的衣服對我來說那都是時裝,你會需要去詮釋它,而不是它來服務你,像你穿 Uniqlo 的 Tee 恤你是無所謂的,但換作 Chanel 的 Tee 恤就是完全不一樣的態度。」
.
對未來想當設計師的新人
有什麼建議嗎?
.
「就是…. 別做這行吧(笑)。我相信很多設計師也會給一樣的答案,可還是希望未來有更多人能進到這個行業。我一直覺得年輕人才是真正有創造力的人群,反正我是會像山本耀司那樣工作到八十歲,想必那時主力已經不是我,所以還是要鼓勵一下他們,花些時間、精力、生命去嘗試。」
「建議就是,還是要找到民族的自豪感,但這不是你個人想要就有的,一定是跟著社會國家一同去發展,我相信時裝在中國是有未來的。」
.
最後,用一句話形容
現在的時尚產業你會說?
.
「說句比較悲觀的(笑),就是很亂,但這個亂不是說不好,就是… 亂世出英雄嘛,大家都在找自己的方向,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博得一席之地,對大多數的設計師來講現在還是在解決溫飽的階段,還不足以達到出產什麼撼動國際的設計,所以現在談未來還為之尚早,先把當下問題解決,你才有時間和精力去面對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