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SHION PEOPLE

鈴木大器:Engineered Garments,堅持美式文化的美好

Daiki Suzuki via stitchedandstitched.com

Daiki Suzuki via stitchedandstitched.com

在這個被快速時尚以及藝人招牌環繞的世代,仍有不少堅持自我風範品牌存在,Engineered Garments 就是其中之一。

設計師鈴木大器出生於1962年,成長在青森縣弘前市,那是個以蘋果樹和櫻花樹而聞名的地方,童年時期被自然環境包圍,沒有手機、沒有電視遊樂器,鈴木大器小時候最大的娛樂就是跟三五好友外出爬山、釣魚以及騎自行車,在他還在上小學的時候,和一家自行車商店的老闆關係非常密切,老闆甚至邀請鈴木在假期兼職工作,以至於這位設計師年輕時夢想是成為一名職業自行車手,原本希望可以進入一間擁有自行車俱樂部的高中,卻因為父親的阻止而作罷,因為他無法接受自己小孩每天都在外頭遊蕩,並迫使鈴木進入另一所排名較高的當地學校。

Daiki Suzuki of Engineered Garments + The Nepenthes Crew

Daiki Suzuki of Engineered Garments + The Nepenthes Crew

就在此時改變鈴木大器一生的事件發生,1976年《Made in U.S.A. Catalogue》以及隔年《POPEYE》雜誌創刊,這本標榜「獻給城市男孩的雜誌」,裡頭大量介紹了充滿陽光的加州生活,那裡的年輕人在都市環境中從事運動與戶外活動,重點是都穿得很帥,這種被塑造出來的美國文化引發了鈴木對於時尚的熱情,他開始加入登山俱樂部,「因為我對戶外時尚的興趣,我覺得加入登山社團和我的興趣相呼應是個不錯的想法,致使我幻想社團成員都會穿著 Sierra Design 夾克或是 JanSport 背包,但事與願違,社團當中有非常嚴謹的規則,我們無法穿自己想穿的,實際上我必須帶著一個很舊很醜、重的跟大象一樣的棕鴉牌後背包,我看起來像個退伍軍人,根本不是我想要的(笑)。」

 Engineered Garments 2010 SS by Huge magazine

Engineered Garments 2010 SS by Huge magazine

 Engineered Garments 2010 SS by Huge magazine

Engineered Garments 2010 SS by Huge magazine

 Engineered Garments 2010 SS by Huge magazine

Engineered Garments 2010 SS by Huge magazine

 Engineered Garments 2010 SS by Huge magazine

Engineered Garments 2010 SS by Huge magazine


退出俱樂部之後,他對時尚的熱愛同時迅速增長,適逢學院風格大盛,在傳奇品牌 VAN 的帶領下,鈴木還大量購買了 VOX、McGREGOR、J.PRESS、HANG TEN、WAY-OUT 之類的牌子,也在弘前市的 VAN SHOP 遇到同好朋友,就像裝備競賽一般,他們拼命打工拼命買衣服,看到對方穿上最新的 adidas Stan Smith,另一位就會去買 Sperry Top-Sider 帆船鞋,隨著競賽難度不斷升級,他們試圖通過郵購從東京購得稀有物品,然而這卻讓鈴木感到沮喪,因為當他想透過郵購從 BEAMS 購買 IZOD LACOSTE 衣服時,接洽的員工竟然掛斷他的電話,原因是東京人聽不懂他的口音,同樣情況也發生在另一家名為 Bull 的商店,雖然得知該店擁有罕見的 CONVERSE 帆布鞋存貨,店員依舊不想賣他,鈴木大器真的驚呆了:「我認為像我這樣的鄉下小孩,可能無法與時髦的東京人競爭吧!」

石津謙介,用Ivy Style(常春藤學院風)帶起日本流行的服裝之父

The gentleman behind Engineered Garments, Daiki Suzuki.

The gentleman behind Engineered Garments, Daiki Suzuki.


1980年高中畢業後,鈴木去了埼玉縣的一所大學,但校園比想像中的更鄉下,「這不是我所期望的大學生活,周圍沒有什麼懂穿搭的學生,所以我經常和從東京回來的朋友一起玩,聽他們分享在東京時裝學院學習的生活,看到他們談論時尚雀躍的樣子實在嫉妒。」

在勉為其難地待了一年半後就擅自離開學校;輟學後,他明白自己現在必須自己付帳單了,為了討生活鈴木在一家印刷公司,開始一天長達12個小時的夜班,並節省每天8,900日元的收入,希望能夠參加 Vantan(凡達) 設計學院,幸好後者在第二年接納了他。

The gentleman behind Engineered Garments, Daiki Suzuki.

The gentleman behind Engineered Garments, Daiki Suzuki.

 

鈴木在 Vantan(凡達) 設計學院學習到服裝設計和圖案製作,那段時間他從頭到腳穿著日本品牌 DC 的服裝,一位在青森經營選貨店的朋友,帶他參加了一些時尚品牌的展售會,其後鈴木也開始受到這些品牌銷售的邀請,他非常開心,因為這樣就能通過展銷會,非常低的價格購買自己喜歡的衣服。

鈴木為了能在畢業前得到了一份正職,他辭去了在工廠的兼職邁向時尚產業工讀職,以更有效的利用他的大學生活。沒想到卻處處碰壁就連 BEAMS 都直接打槍他,卻也認識到改變他一生的貴人:清水慶三(Keizo Shimizu),當時擔任 Union Square 旗下 Namsb 店長,店內販售義大利 CP Company、PICCADILLY 以及美國 Gitman Brothers 這類型休閒品牌,其母公司後來決定收掉轉型,但清水卻自告奮勇說可以承擔這個責任,接下 Namsb 改名為「Redwood」繼續經營,就在此時鈴木大器進入 Redwood 工作,與清水慶三一同工作的這些日子,鈴木深刻學習到開店經營的所有基礎,加上這間店因為販售以美式工裝為主的風格,他更是如魚得水,甚至在五年清水離開自創門戶後,鈴木還接下招牌繼續經營。

 

Daiki Suzuki & Keizo Shimizu

Daiki Suzuki & Keizo Shimizu

 

清水慶三(Keizo Shimizu)

清水慶三(Keizo Shimizu)

 

「在與清水一起工作之後,我開始認識到美國製造服裝的深度,並且享受每天學習到的新知識,這讓我開始作為設計師之前對美國服裝有足夠的了解,也意識到創建和經營一家商店真的很有趣,進而多了從設計師到經營一間自己店舖的夢想。」—鈴木大器

 

Daiki Suzuki via GQ

Daiki Suzuki via GQ

26歲時,鈴木大器收到一張店內熟客寄來的明信片,上頭寫著「美國就像你以前告訴我的一樣!我發現 SERO 的襯衫真的很酷,就像你說的那樣!」雖然說是這樣說,但鈴木並沒有真正居住在美國,他這時候發現既然這麼熱愛美式文化,那何不真正過去看看呢?

於是他辭去工作,往洛杉磯、舊金山和紐約,在那邊體驗過一陣子生活(其實就是每天跳舞、喝酒),回到日本後他任職於 NEPENTHES 的買家再次前往美國波士頓,在波士頓和日本之間來回奔波一年半後,鈴木搬到了紐約,與在波士頓的生活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他認識更多間服飾店舖並與鞋製造商達成交易,開始參加各種品牌的展覽和 Showroom,以尋找未知的設計師,同時致力於尋找新興品牌並與老牌製造商談判,為日本製作專屬產品。

 

Daiki Suzuki

Daiki Suzuki

 

1994年,鈴木搬到了舊金山,以 NEPENTHES 的主要商業合作夥伴並開設了一個小型的選貨店。幾年後,鈴木的朋友 Kevin 告訴他最近在 SoHo 區的 Sullivan 街的一間公寓樓下有店舖,在與清水討論後,兩人決定到紐約開設一家合作商店,全新的 NEPENTHES 於1998年開業,於此同時1999年也開始販售第一款自己主導的服飾,2002年 Engineered Garments 推出了完整的品牌系列,並在日本獨家舉辦了一場展覽,得到熱烈迴響。有了信心之後,鈴木大器決定參加海外貿易展,第一站因為來不及報名 Pitti Uomo,他們選擇了另一個位於美北的交易展 Designers Collective,為了和當時流行輕薄的服飾品牌區分,Engineered Garments 故意用14盎司的帆布和24-30盎司的羊毛面料製作一系列服裝,「我猜想美國那些工廠的員工都非常生氣(笑)。」隔年,他們才參加了 Pitti Uomo。

 

Daiki Suzuki

Daiki Suzuki

 

Daiki ,pitti uomo 2015

Daiki ,pitti uomo 2015

 

style-blogs-the-gq-eye-eg24 style-blogs-the-gq-eye-eg23 style-blogs-the-gq-eye-eg22

雖然參加了展示會,但在國外沒有名氣的品牌很難吸引觀眾,幸好同樣參展的設計師 John Bartlett 晃到鈴木的面前,他跟他介紹了自己的理念,在 John 的引薦下,進而吸引 Woolrich Woollen Mills 的注意,這個由 Woolrich ( 1830 年) 旗下的第四個支線,邀請鈴木大器擔任品牌設計總監,自那時起,Engineered Garments 便不斷參與 Pitti Uomo 和 Designers Collective,逐漸提升其聲譽並增加業務聯繫。

 Woolrich Woolen Mills, designer Daiki Suzuki

Woolrich Woolen Mills, designer Daiki Suzuki

 

 Woolrich Woolen Mills, designer Daiki Suzuki ...

Woolrich Woolen Mills, designer Daiki Suzuki …

 

 Woolrich Woolen Mills, designer Daiki Suzuki

Woolrich Woolen Mills, designer Daiki Suzuki

 

在《洋風和魂:日本如何在戰後歷史與文化交流中保存了美國時尚風格》一書中,鈴木大器表示:「歷史是一個理想、實用的參考來源」,2017年在 GQ Style 上的採訪也能看到鈴木表示,如果沒有保存過去的工藝,那麼 Engineered Garments 也不會誕生,因為該品牌的工作襯衫至少得使用五種不同類型的縫紉機才能進行組裝,他甚至採購工業縫紉機和並與其他設備與工廠合作,而正是鈴木從小的嚮往,到日後自己的努力,這種透過重新設計美國製造的老式風格才得以保全,儘管如今有這麼多相似概念品牌,但 Engineered Garments 始終保持獨一無二,持續將偉大的傑作轉化為新奇的產品。

 

Daiki Suzuki

Daiki Suzuki

 

資料來源:
ONE WEEK COORDINATES OF DAIKI SUZUKI

Mister Crew A collection of things on men’s clothing and culture
STORY of MY LIFEINTERVIEW with DAIKI SUZUKI

Engineered Garments: Daiki Suzuki’s Remix of American Workwear

Studio Visit: Daiki Suzu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