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ASIO,一間對於按鈕異常執著的公司

Tadao Kashio & Casio Computer Company
2018年,也就是千禧年後出生的嬰兒如今都將滿18歲,這些新一代年輕人,懂事以來就拿著智慧手機滑,也有了自己的臉書帳號,手錶可以接電話也不是多麽稀有的事,無按鍵技術就像呼吸一般自然;但就算科技已經走到這個局面,有一間家喻戶曉的國際品牌,仍然堅持實體按鈕的浪漫,它就是你我熟悉的 casio。
傳奇品牌的誕生
1917年,樫尾忠雄(Kashio Tadao)出生於高知縣,那個時候愛迪生仍在人世,五歲時忠雄全家因為在叔叔的邀請來到東京,高中畢業後,忠雄到工廠擔任學徒幫助家計,出色的手藝得到工廠老闆的推薦,得以進入早稻田工手學校(早稻田大學的前身)就讀,一面讀書一面還在軍工廠工作,製造鍋碗瓢盆或電器裝置。

樫尾忠雄學徒時期
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忠雄創立了樫尾製作所,以製造顯微鏡零件和齒輪為主業,身為長子的他原本只是想接點雜活,養活三位弟弟(俊雄、和雄以及幸雄),並沒想到這間公司,未來會成為年營收三千多億日圓的跨國企業。

樫尾四兄弟合影
適逢戰後建設潮,樫尾製作所忙到不可開交,任職於日本電信電話(Nippon Telegraph and Telephone)的幸雄,希望能為兄長出一份力,這位崇拜愛迪生立志當個發明家的弟弟,注意到當時國家百廢待新,民生物資缺乏,許多日本人習慣把香菸抽到最後一點也不剩,於是他把吸煙器縮小並加上鐵圈,製作出指環煙斗(yubiwa pipe),讓勤奮的上班族能夠邊工作邊抽煙,還可以一次抽到最底;結果這個異想天開的產品,竟然狂銷熱賣訂單不斷湧入,為後來的發明累積出第一筆資金。

可把香菸吸到底的 yubiwa pipe

yubiwa pipe
從煙斗到計算機

Casio 14-A prototype (1954)
1949年,樫尾兄弟開始尋找下一個新產品的創意,參加了一場位於東京銀座的商業展,展中他們注意到了來自國外的機械計算器,日本當時的計算器仍停留在機械齒輪的階段,為了計算數字得手搖曲柄驅動機關,雖然會場展示了一台電力運作的機器,但齒輪高速運轉卻發出尖銳刺耳的噪音,幸雄根據自己的電氣經驗,認為他可以研發出一種只靠電子電路計算的機器,並用稱為螺線管(solenoid)的電磁鐵取代過時的齒輪,經過日夜匪懈的嘗試,1954年日本第一台電子計算器誕生,但是當 Kashio 兄弟驕傲地把他們的成品送到辦公用品貿易公司,對方卻告訴他們這個計算器已經落伍,因為它不能進行連續的乘法運算。
雖然遭到生意對象的拒絕,樫尾製造所仍然不放棄這個想法,其他兩兄弟俊雄、和雄也跟著加入,就讀機械工程的和雄提出應該徹底重新設計計算器,因為內部複雜的電磁機械結構,意味著大規模生產的潛在困難,幸雄認同他的建議決定取消電磁線圈的設定,並使用當年電話交換設備中使用的繼電器,以製造一個完全電子的計算器。

Casio 14-A, back side in a transparent version to show the electrical relays inside
內建繼電器的計算機雖然在二十世紀中後期已經出現,但是它們體積非常大,所以需要一整個房間的空間放置,還得配有空氣淨化系統避免微粒和粉塵影響繼電系統;四兄弟不斷改進電路設計,開發了一種幾乎不受灰塵影響的新型設備,最大特點就是沿用至今的十鍵格式。

Casio 14-A (1957), the world’s first compact all-electric calculator
數字顯示器也採用了獨特的設計,當時的計算器一共有三個顯示窗口,比如說「1 + 2 = 3」,問題跟答案全部都會存在,但樫尾製造所的新型計算器,輸入下一個數字後,第一個數字就消失了,最後只剩下答案在顯示器。今天,這似乎是常識,在當時卻是一個革命性的新發明,然而,隨著這些創新,實現了小巧的計算器,辦公計算器誕生了。
從計算器到手錶

RARE CASIOTRON FIRST WORLD TIME WATCH MADE IN JAPAN
曾經看過一篇網路文章,敘述另間日本企業是如何跨產業經營,casio 亦如是。在計算器成功之後,緊接著就製作出世界第一台噴墨印表機,逐漸鞏固辦公室用品的品牌地位;1970年代,鐘錶正在經歷一場從機械到石英機制的技術革新。
由於電子數字計時器最主要的零件就是由一個計數器開始,只是該計數器測量質來自晶體振盪器的脈衝,換句話說就是一個累加到60就進位的初階計算器,毫無疑問這是一個讓 casio 能夠最大限度發揮自家開發 LSI 技術產品;考慮到這一點,該品牌進軍鐘錶業是很自然的事情,於是1974年10月,casio 第一款電子錶—CASIOTRON 誕生了,它不但顯示小時、分鐘和秒鐘,還多了月份日期的功能。
重力+衝擊=G-SHOCK

第一隻防震手錶 G-SHOCK DW 5000C
自從第一款電子錶誕生,casio 內部就訂定了一項「三10計畫」,10年壽命、10米防水、10米防摔落,在秉持「永不摔壞」的原則下,1983年,伊部菊雄工程師設計推出了一款,顛覆鐘錶業思維的全新錶款,這款全新手錶既輕且薄甚至還能承受高樓頂端墜落的衝擊力,也震撼了當時所有的消費者以及鐘錶品牌,所以便以代表重力(gravity)的「G」加上衝擊的「SHOCK」為名之。
再從手錶到照相機
雖然世界上第一台數位相機在1975年已經被柯達公司發明出來,這項技術卻並未因此普及;三年後一位名叫末高弘之的工程師加入 CASIO,成為相機部門新進技術師的一員,1987年該部門推出電子相機 VS-101,只是定價 12 萬 8000 圓的價格又不方便使用,市場反應非常冷淡,於此同時 casio 繼續研發出電子辭典、太陽能電子計算機、可儲存電話簿的資料庫手錶(CD-40)、第一支可以玩遊戲的遊戲錶(game-10),根本沒把數位相機放在心上。

看起來像錄影機卻只能拍照的 VS-101

第一台電子辭典 TR-2000

可以儲存電話簿的 CASIO CD-40
VS-101一役煞羽而歸的末高弘之,從失敗中擷取經驗,並結合另一款同樣賣不好的掌上型電視 CV-1,推出全新「照相電視機」產品—QV-10, 這款相機具有輕便的可攜性和旋轉鏡頭,配備了彩色液晶顯示器,可以讓用戶在現場檢查並刪除不喜歡的照片,也可以下載到PC並保存,沒想到日本消費者依舊不買單,心灰意冷的弘之決定美國消費電子產品展上最後一搏,沒想到竟然大放異彩,同時搭上 Windows 95 的上市,個人電腦爆炸性成長,這台當初只計畫生產 500 台的 QV-10,一年多生產量達到 20 萬台,也就400倍的數量,QV-10 成了 1995 年度最受矚目的商品。

掌上型電視 CV-1

第一台消費型數位相機 QV-10
那照相機加上手錶呢?

第一支拍照手錶 Wrist Camera
2002年,casio 就已經推出過可拍照的「Wrist Camera」,只能拍攝黑白照片的手錶,想必接受度不會太高,於是這項企劃便被束之高閣。

GZE-1 上市
多年後,公司在自拍神器「TR」系列獲得豐富經驗之後,將目光轉向街頭運動,決心製作出一台適合惡劣拍攝環境使用的堅固相機。這台名叫 G’z EYE 的運動相機,看起來就是一支放大的 G-Shock 手錶,就連錄影、拍照和其他功能鍵都和手錶的實體按鍵相同,不但外型以自家經典商品為靈感, 聚氨酯保護環可承受高達 4 米的掉落衝擊,深度達 50 米的防水的讓使用者能放手一搏。
為了讓使用者能有最高的享受和個性拍攝,casio 這款 G’z EYE 以「COOL STREET GEAR」為概念,讓所有極限運動愛好者不會受到苛刻環境的限制,還能使用智能手機進行控制,實現生活圖像捕捉,最重要的一點就是 G’z EYE 帥氣的外型,隨身攜帶也是極為出眾的隨身配飾。
抗衝擊性強(抗衝擊性高達4公尺)
G’z EYE 相機,即使因為不慎從高處墜落,或被硬體撞擊的情況下也不會中斷拍攝,像是在滑板或街舞等劇烈活動中,都能忠實地紀錄完整畫面,讓精彩時刻得以保存。
超高效能防水(防水深度達50公尺)
一般來說電子儀器最怕就是線路受潮,但是 G’z EYE 的高氣密結構保證滴水不漏,即使遇到突如其來傾盆大雨也能使用,此外,蓋子採用了梳齒形式的擋波結構,減輕甚至消除了波浪的震動,防水深度高達50米,就算衝浪愛好者也能放心地將設備裝上衝浪板,讓 G’z EYE也登上沖浪板捕捉行動。

可承受高達 4 米的掉落衝擊,防水深度達 50 米
強力防沙塵(IP6X 防塵標準)
G’z EYE採用IP6X標準防塵設計,所以請盡量放心地用在越野活動上,不管你是 BMX 技術單車,或是拉力賽車,什麼?鏡頭髒了怎麼辦?拿去水龍頭沖一沖就搞定了。
天寒地凍也不怕(低溫電阻:-10°C )
冬天來臨但熱血不滅,G’z EYE可在低至-10°C的低溫環境下工作,因此在從滑雪場到登山攻頂的任何地點都能使用,你只要擔心自己的保暖與否就夠了。
強悍的原因

聚氨酯保護環有助吸震,可在相機掉落時保護機身。凸出的設計可保護按鈕和鏡頭免受衝擊,而且可提供一流的全方位掉落防震效果。
相機機身以聚氨酯製成,可吸收跌落造成的衝撞,操作按鈕使用 SUS 316F 不銹鋼材質製成,具有高強度防鏽優點,並設有圓柱形防護罩,防止因衝擊而造成的損壞和意外操作;另外軸內的雙墊圈讓內部氣密避免進水。大小適中的外型方便一手握取,清晰的燈光指示設備並且可以透過移動裝置遙控,徹底滿足戶外運動者的需求。
戲劇性慢動作
當我們已經了解 G’z EYE 有多麽堅固,那麼實際上拍攝有什麼特別的效果呢?
品牌引以為告的戲劇性慢動作,在拍攝視頻時按下慢速按鈕,G’z EYE 就會以比平常高四倍或八倍的幀頻,瞬間捕捉高速視頻,如此就可在極限運動中捕捉跳躍或決定性的動作,還可以設置慢動作效果的時間長度,讓使用者能夠跟上快速動作的動作,拍攝最好的畫面,也能在單個影片裡頭多次應用該項設定,讓特別的極限動作完美演出。
至於未來 casio 公司的技能樹還會新增多少分枝,我們還無法預測,但想必會不斷帶給所有消費者驚訝與驚喜,而日本工程師始終如一的研發精神,更是非常值得學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