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Virgil Abloh 有什麼魔力,讓Off-White粉絲從西方排到東方?
Off-Whte 月前於東方文華(Mandarin Oriental)開設了臺北首間店鋪,BoF 與電商平台 Lyst 的第三季熱門品牌之中,Off-White 僅在 Balenciaga 和 Gucci 之下,當然,大家對 Off-White 的評價相當兩極,有人對此結果是匪夷所思,有人覺得創意總監 Virgil Abloh 很懂得現下潮流,套句 NikeLab 資深總監 Nathan Jobe 對他(或是現下)的評語:「現在是要正視這個文化並且把它以更明顯的方式帶到商品上來。」Virgil Abloh 做到了,下面十個關鍵字讓你更了解,究竟 Off-Whte 是在賣什麼?
Architecture(建築)
Virgil Abloh 的父母是來自西非迦納的移民,他的父親有個願景:「若我能到美國,我希望我的兒子能有份好工作。」在芝加哥長大的他便是對滑板、搖滾、DJ 和饒舌有興趣,當來到大學時,他的父親替他選擇了主修:工程學系,課業來到第五年,他學到有關義大利文藝復興和畫家卡拉瓦喬(Caravaggio),「這重啟了我的思想。」並指引他來到了芝加哥伊利諾理工學院(Illinoi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因為這是唯三可以接受工程背景的建築研究所。
德國建築師 Mies van der Rohe(當代最知名的現代主義建築大師之一)為伊利諾理工學院所設計的 Crown Hall 讓來此修讀建築預備班的 Virgil Abloh 深深墜入現代主義(Modernism)和國際風格(International Style)之中,當他入學的第一年,荷蘭建築師 Rem Koolhaas 正好完成學生中心(MTCC),並與平面設計師 Michael Rock 都在此授課,「了解建築在藝術和 Prada 的理論指引了我道路,這成了網路時代來臨前的基石。」(ps. 荷蘭建築師庫哈斯 Rem Koolhaas,其主理的 OMA 建築師事務所便是操刀 Prada 紐約旗艦店、台北藝術中心 TPAC 和北京中央電視台總部大樓的幕後推手。)
「我用建築學的方式去思考每一件事情,運用我在設計的專長去專注在品牌身上,我用 Louis Vuitton 和 Kering 這高端奢侈集團無法理解的文化在做溝通,這是下一世代的消費者,帶著他們自己獨特的消費方式以及新的價值觀。」
Kanye West
「我們都是受到 Kanye West 影響的小孩,若不是因為他那想傳遞更多的澎湃熱忱,我們就不會有跨界的自由。」
「『嘿,我聽說有個芝加哥年輕小伙子懂設計和音樂。』」突然之間,他接到了 Kanye West 的電話,「在經過兩年多的(建築設計)練習後,我成了他的創意總監。」Virgil Abloh 回憶道,「他以前常開我玩笑叫我 Steve Jobs,因為我有解釋的習慣,即便一個小物我也會長篇大論,這點也讓 Kanye West 的創作內容更為更縝密,如果不是他,我現在可能還是在研究建築。」
Pyrex 23
A TEAM WITH NO SPORT from Off-White™ on Vimeo.
10 多年的經驗迫使 Virgil Abloh 催生了 Pyrex 23 計劃出現,「我大概有 10 多年沒有完全屬於我自己的事物,所以我決定在紐約拍電影,叫〈A Team With No Sport〉,我從 Harlem 區到 Soho 區找來些年輕人,改造 Ralph Lauren 的衣服,在前印上卡拉瓦喬(Caravaggio)的畫作,在後印上 Pyrex 23。 」
「我把它當藝術品來做,」Pyrex 23 彷彿用連帽長袖寫得兩行詩,「要讓人能辨識出來的唯一方法就是在籃球場上發揚光大,23 是 Michael Jordan 的號碼,而派萊克斯耐熱玻璃器皿(Pyrex)便是你能用來做快克古柯鹼的道具。」這表明了他的過去和街頭文化,Virgil Abloh 表示,「我想要嘗試和這是帶想要參與時尚的人溝通,所以我做了 Pyrex。我的工作是回到原點,一個非洲來的小男孩在美國鄉下成長。所以我用這項計劃用非術語來討論種族議題,因為很多人聽到專有名詞就會腦死。」
Off-White™ / White
「14 年跟在 Kanye West 的身旁,我有種『OK,讓我想想我最喜歡的顏色…。』Pyrex 是一種感覺,我做衣服販售也把它停了,那僅代表那個時刻,而非長久計劃。」Virgil Abloh 了解到,建築是無法和有深度的年輕人有所交流,他們會挑戰文化,可能是演員或是音樂家,「所以我想要開啟一個時尚品牌,並且全力以赴。」Off-White 就此誕生。
「我是一個建築師,但蓋一間房子實在太慢了,而且那沒辦法和我這社交圈的孩子們溝通。Off-White 的風格就像一個奢侈品,但它的精神和背後的一切都與種族議題、青年文化和全球化息息相關。」
Virgil Abloh 解釋,「為的就是要讓人討論種族。」Off-White 介於黑白之間,並將自己的想法躺染在中間地帶,「米白色(off-white)的畫布,百萬個藝術家藉此塑成有所價值意義的東西,Off-White 是有著現代視野的時尚品牌,如我於特洛伊木馬一樣是制勝關鍵。」
Art(藝術)
如同建築師 David Adjaye 所強調的新價值觀:「人人皆可用的奢侈(Luxury for everyone)。」
年輕世代是被奢侈產業所忽略或不善溝通的,而 Off-White 的出現,其背後的文字倒也與 Pyrex 相似,「雖說是白,但卻以紅色或黑色呈現,其概念與美國當代藝術家 Jasper Johns 用不同的顏色來塗寫不同的文字相似,Vigril Abloh 把「眾人所熟悉的東西作題材」注入服裝之上,「我把我的 T 恤想像成藝術品,我用一個有關膚色的文字打造一個品牌,人們可以輕易的接受因為它就寫在 T 恤上。上面圖像雖寫著 White,但你會接收到不同的訊息,用這顏色不是堅持己見,那只是個顏色,卻也是最外顯的那一層,非常的普通,我會先當服裝是畫布,後來才是時尚。」
Millennials(千禧世代)
Off-White 的消費族群可以從年輕人甚至到 Celine Dion(49 歲),但千禧世代似乎已漸漸不能用年齡來做族群區分,世界變得太快,「對於新世代的年輕人,重要的是,他們正在用全新的視野在看待這個世界,彷彿過往的歷史文化都不曾存在一樣,他們用把事情合理化在向前邁進。」
Vigril Abloh 正試圖組織、了解甚至是架構何謂千禧時代,在此已無關他的牌子到底有多紅或是有多潮流或是時尚,因為「現在沒人可以真正擁有什麼,但如果你有著特定的知識,像是某張設計師椅子,那這可能就會成為茶餘飯後的話題。這會激起千禧世代的想法,我對現在這新的文化藝術世界感到好奇(如同美術館是如何選擇過往的名畫擺在世人眼前?),它正經歷政治和藝術變成更民主的階段。」
Populist(平等主義)
基於這點你不得給他一個讚,如同他在與 Nike The Ten 聯名時所成立的 Nike Off Campus,他讓看似高不可攀難以進入的時尚產業有了一個民主平等的機會,那些,如同我們常呼籲用社群一戰成名,你也可以用自己的方式表達與創作。
Hypebeast 們(跟著炒作而衝動購物的人)在此有機會與 Rick Owens 的妻子 Michele Lamy、Balenciaga 男裝顧問 Martine Rose、英國 DJ Benji B 有著對話學習的機會。過往時尚的階級制度已逐漸被打破,如同 Supreme 和 Louis Vuitton 聯名那般,我們正在一個難以定義的階段,而 Virgil Abloh 的 Off-White 則從中脫穎而出。
Text(文字)
「你單用排版和用字遣詞就能夠改變世人對一件事物的看法,如果我在一件男生的襯衫後寫著『女生』,那就會是藝術。」
「有一次在我一場秀,秀場放了些椅子叫 Free Cubes(自由立方體),人們在秀後就帶著走了。這是 Off-White 的轉捩點,人們開始視 Off-White 的產品不僅僅是服裝,我其實從沒說過這些椅子是免費你可以拿走,但人們就是帶走了,我打破了藩籬,而這些椅子因為我在上頭加上了『Off』而提升了價值。人們對品牌的認識讓它們帶走了某樣東西不是放在衣櫥,而是放在客廳裡。」
Ready-Made(現成品)
「使用現成的事物(Ready-Made)是我品牌 DNA 的一大要點之一,這是一種刺激的工具,就像音樂一樣,路上的斜線我拿來當作 logo,而別人的標語我則引用來作圖案。」
這樣的混搭,是他從當 DJ 所學到的精神,我們可以試著這麼想,若是他有能力把音樂(現成之物) Remix 讓底下的人熱舞狂歡,倘若把這技能放進時尚,主旨變成用藝術創造溝通,這是否就是 Off-White 的精神?更具體點來說,如今產業已達到了一個非常飽和的狀態,「為什麼要購買 Off-White?」成了一個他思考的重點,「我的衣服是讓人們質疑衣櫥裡其它的服飾,只有在東西是不同的情況下人們才會買新的。」
IKEA
「Marcus Engman 是 IKEA 的創意總監,他來找我問我想做什麼,我說我想要為千禧世代設計首間公寓。」Virgil Abloh 回應 IKEA 合作計劃道,並引出了另個疑問,在大家都只在意圖片的當下,究竟誰還會(為千禧世代)設計出有著真實價值的實體物件呢?有人還理解什麼是藝術嗎?年輕人會想要的是什麼樣的傢俱?
「當我想到 IKEA 計劃時,其內容非常的廣泛,對我來說這比建築學還要更建築學,我來到一個有發展性的計劃中以面對想要更低價格的千禧世代,IKEA 則在打造一個更高規格設計和全球親民性的產業。」與藝術品一同生活,這正是 Virgil Abloh x IKEA 計劃所想呈現的,轉變那隨性給這世代想接觸經典設計的人們。此舉催生了《System》雜誌 80 頁的訪談記錄。
「我想要這些採訪內容能記錄成某種公開研究,其設計過程將會接在這對話之後,30 年後,人們將會被這計劃所吸引,這成了我的動力,思考有關讀者想要了解他們的時代,去溯本追源。」
「其概念像是帶領人們去思考大學的學生宿舍,然後想像裡面可能有著要價幾百萬的檯燈,但因為它是 IKEA 出產,所以價格會降低許多。」還記得 Virgil Abloh 尊杜象和 Tom Sachs 為啓蒙導師嗎?「我想要用杜象的精神來重新全是這些經典的設計,並且用年輕人所能辨識的元素來取代它老舊的一面。」Virgil Abloh 說,「我堅信這是另一個文藝復興,千禧世代的體驗就像是培養皿一樣激起另一層面的思考方式,特別是這個計劃是說:『嘿,若是有經典的設計,為何只有少數人擁有他們的作品?』世界各處 22 歲的年輕人們都可藉此了解到設計的歷史。」除了商品,Virgil Abloh 希望能這些對話能夠被有興趣的年輕人看見,並且練習作出自己的東西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