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中央聖馬汀又蟬聯時尚設計學府榜首,但真的人人都適合嗎?
「隨著學費上漲,有抱負的設計系學生在畢業後的下一步便是就業,考量到這點,洋洋灑灑的學校排名普遍會成為學生選校參考的指標,當然,這也影響了僱主的考量。因此,去質疑那些排名是如何影響我們對時尚教育和時尚設計的看法是非常的重要。
可在制定排行之前,都會有個首要界定 — 何謂成功?是學生能否能自在的天馬行空?還是他們應該基於商業考量製作賣錢的服飾?還是專精在裁縫工藝上?永續性是否以納入重要的考量?..等。對此,有著全球十大時裝學院之一美譽的 La Cambre 時裝學戲創辦人兼 IFM 設計系碩士課程系主任 Francine Pairon 表示:『業界衡量藝術教育的標準就和檯面上招生的學校一樣多,可能某間學校的堅持對另一間來說成了最不被重視的,這種微妙的差別在同一清單中你是感覺不到的,』可當我們在思考這分類是客觀的同時,我們其實已接受了其所呈現的普世價值。
時尚名所的排名議題在上個月出現了爭議,其分享最大的便是 Business of Fashion 2017 年度全球時裝學府排名,雖說這樣的排名許多家媒體都會做,但其獨特的統計方式(一萬名學生和 75 位人力資源專家的意見),似乎也讓大家覺得公正客觀?可自 10 月底排名公佈後,業界出現了許多批評聲浪,其聲勢最浩大的來自 Parsons MFA 藝術設計碩士研究所主任 Shelley Fox,她於 11 月中發表了聲明稿,『時尚是當前世界第二大污染源,毫無疑問它正從混亂崩壞中,而彷彿進入名校就是成功,這是我們不該給予學生這樣先入為主的觀念,』並表明未來將不再參與 BoF 的排名。
(ps. 我們合理懷疑讓 Parsons 火大的原因之一,是 BoF 於 10 月底發表了一篇文章〈進入時裝學校真能幫助你找到工作嗎?〉其文章稱頌了他們於 2017 年所做的學校排名的同時並寫道:「事實上,從引領群雄的機構畢業是在時尚業界找到工作最可靠的方式,儘管有 76% 的時尚學系校友宣稱在 6 個月內找到工作,但排名較後面學校的投資報酬率是有問題的。」 )
Shelley Fox 質疑了排名的統計基準,像是學校聲譽、校友、就業狀況和職業準備是否滿意…等等,這些所謂的『品質指標』都是建立在現有系統上作為理想準則,然而,當業界急需重塑的當下,這排名反而讓能替代這過度密集產業的方案和服裝上的實驗顯得不被重視,『對時尚界來說,了解到社會、文化、生態和經濟上已出現問題是至關重要的,若還用過時的成功模式去思考的話其實不能真正的打動別人,時尚理當是我們要有改革創新的能力才是!』荷蘭設計師 Niels Klavers 受訪時表示。
然而,大多數老師所在乎的卻和 BoF 強調的『名校就職率比較高』稍稍有分歧,『我們所認為重要的價值是學生能否有能力詮釋自己、能否獨自或和團隊有共同創作新事物的經驗、有著好奇心否以及能否勇於突破極限,賺錢絕非時尚成功的唯一條件。』柏林藝術大學教授 Valeska Schmidt-Thomsen 表示;相同的想法也存在於未來的學生上,畢業後能否順利找到工作並非是選校的優先準則,『我發現到個人福利和道德標準對學生來說越來越重要,這點對時尚界來說是健康的,進入奢侈集團不再是人人都想要的夢幻工作。』法國巴黎時尚學院 IFM 時尚設計學士總監 Thierry Rondenet 說道。
導致上述排名與師生所認同脫節的一個原因是說,其制定缺少了專家的參與,英國西敏大學 University of Westminster 時尚設計學士課程總監 Andrew Groves 認為,當論及排名,媒體和學術界是有代溝的,『當 BoF 來問我們排名時,他們僅單純索取資訊,而非真正好好的和教育者談談統計的準則或什麼是對學生最好的,這點我認為蠻可惜的。』當媒體決定評估時尚教育時,他們的動機沒有站在什麼是對下一代最好的,這意味說,縱使所搜來的資料正確,但並非絕對必要。
從另個角度來看,阿爾特茲藝術學院 ArtEZ 時尚設計主任 Matthijs Boelee 解釋其院內學生雖相對較少(僅有 110 到 120 人),但每個學生都是獨立個體而非統計數字,『所有人都會參與系會討論,他們在學校所學的是聖馬汀(學士)學生無法比擬的,縱使我們雙方的畢業人數差了四倍,可他們幾乎沒人可以參與管理決策。』
同樣的,舊金山藝術大學的教授認為他們是『用工作上專業培育出下一代專業』,這又和皇家藝術學院 Royal College of Art 認為學生應該質疑何謂時尚的方針截然不同。若我們想要確保每一位學生都能找到合適自己的課程和工作崗位,解釋這些差異性是非常重要的。
此外,阿姆斯特丹時裝設計學院 AMFI 主任 Leslie Holden 表示:『我認為這排名最糟的觀點就是間接創造了假象競爭,進而將時尚教育單調統一化,當中除了牽扯到學程內容連學生的成就也制式化。』Shelley Fox 在聲明稿中也強調了這點:『學生從之前上一個學程所帶來的知識對我們研究所來說是非常有幫助的,來自各地的學生能互相幫助並且更相互精進技巧,當知識傳遞來到研究所時,我們不該把別人當作競爭對手,長久以來,大家都是互相幫助的盟友,這點要好好維持才是。』
所以,我們該如何去衡量各個學校的價值並讓年輕學生能夠找到合適的學校並完成他們的夢想?Andrew Groves 認為『比起去排名,應該要告訴學生有關各個學校的專長之處以及為何會有這些不同,排名真要起到作用的話,該要幫助學生更了解他們所做的決定。』慶祝多樣性是重要的,大家都該詳細了解每間學校所能提供的是什麼,而非用單一標準去打翻一條船。」
____________________
文章編譯自:
By HOW DO WE MEASURE THE VALUE OF FASHION EDUCATION?Aya Noë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