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SHION PEOPLE

「如果那衣服很時髦,一定是來自比利時!」淺談安特惠普六君子的興盛與衰

「他們是誰啊?來自比利時?那裡發生什麼事?」當時倫敦的時尚人士都在問。

antwerpen-six-600x800

猶如醜小鴨變天鵝般,「時尚設計師通常不會以六人之姿成名,也不是來自比利時,可偏偏他們六位品味各個獨樹一格,且都是來自安特惠普。」1988年美版《ELLE》編輯 Anne Bogart 描述道。

Dries Van Noten,如同美國版的 Ralph Lauren(於 1985 年品牌成立),用男女裝、童裝和鞋履打響市場,對於這個熱愛在花園的設計師來說,在服飾上來自中國、日本、印度的印花裝飾都是工藝的一環,藝術對他而言常常是最直接的靈感,在男女身上的剪裁也常互相交換借鏡;

Dries Van Noten,時尚界的五柳先生

 

Ann Demeulemeester 1992 S/S

Ann Demeulemeester 1992 S/S

Ann Demeulemeester 則是純粹主義者,與攝影師 Patrick Robyn 1985 年共同創立品牌,首度降臨巴黎是 1992 年春夏,其作品充滿著優雅和智慧,她讓女性變得更強壯,那個叛逆的詩人魂全然展現在黑和剪裁上,羽毛是她認為詩原創的縮影。

 

c04bea642ce2ba77d875a00ce7f076dd
Dirk Van Saene,比起時裝設計師,他更像是藝術家,公司一直都持續著小規模,對於系列的辦秀、販售的時間地點都是隨心所欲,奢侈為何物?舉凡 1998 年秋冬系列,他解構了高級定製服的元素,以 2D 平面的概念詮釋了「假」定製系列,對他來說藝術雕塑更是心之所向。

 

1135266

Walter Van Beirendonck 則像是時尚界的幽默大師,端看的服飾就能讓人感覺到開心,其最重要的聯名是在 1993 年到 1999 年:W&LT(Wild and Lethal Trash),年輕人市場因此門戶大開,他對高科技布料的運用,以一件草莓圖案的 T 恤為例子,他真的讓那它聞起來像草莓,其系列常向科技小說、未來世界和超自然現象的取經,時而跨界的 S&M 和戀物癖上。對 Walter Van Beirendonck 來說,他不避諱用時尚來傳達所擔憂的議題;

 

S__83722244

Marina Yee 則有辦法賦予人們比運動鞋更舒適自在的功力,她甚至(因商業夥伴是日本人)受邀設計 Nissan 車的內裝,縱使她有其才華(1981 年品牌就成立了),但時尚並不是歸屬(品牌始終沒做起來),如今除了執掌教鞭更多的是在工作將二手衣解構重組。

2019 年 MARINA YEE 與 東京時尚店鋪 LAILA TOKIO 合作推出「M.Y.project」系列

 

螢幕快照 2017-07-21 上午10.16.31 barcelona-spain-models-present-creations-of-belgian-designer-dirk-picture-id55725332

Dirk Bikkembergs 則是將運動服和時裝結合的先鋒之一,他有著將西裝搭配運動服的前瞻,所設計球鞋也可說是風靡一時,其對足球的酷愛使得他曾將伸展台搬到巴賽隆納和義大利足球場。

據 Linda Loppa 所述:「藝術,是時尚在進入商業之前的形態。」在安特惠普的教育方針,便是全心全意專注在創意上,她形容安特惠普六君子:「他們有些作品或許看起來幽默,但卻不是鬧著玩的。在巴黎,設計師等著他們的衣服能被穿去派對竄紅,但在比利時,唯一能進入時尚圈的方式是在時尚盛宴上透過媒體和突破重圍,這點需要很大的決心和功夫。」

 

那 Martin Margiela 呢?

其 1989 年秋冬系列(他的第二場秀),巴黎的媒體道:「一個匿名的比利時設計師,為巴黎帶來了一場無與倫比的秀。他所營造的刺激驚豔了在場的所有觀眾,設計師本人覺得這樣的回響有點太名過其實,從那一刻起(至少在大家冷靜下來點之前),Margiela 拒絕做任何採訪或拍照。他堅信設計師成為明星的時代已結束,這樣天生害羞,不做作的個性,使他遠離媒體的鏡頭。」

已故的街拍攝影大師 Bill Cunningham 在 1989 年《Details》雜誌上整理出現,他對此表示:「欲罷不能。」

已故的街拍攝影大師 Bill Cunningham 在 1989 年 9月《Details》雜誌上整理出現,他對此表示:「欲罷不能。」

BILL CUNNINGHAM, IMAGES AND TEXT ON MARTIN MARGIELA, SPRING/SUMMER 1990, DETAILS, MARCH 1990 via http://www.fashionprojects.org/

BILL CUNNINGHAM, IMAGES AND TEXT ON MARTIN MARGIELA, SPRING/SUMMER 1990, DETAILS, MARCH 1990 via http://www.fashionprojects.org/

BILL CUNNINGHAM, IMAGES AND TEXT ON MARTIN MARGIELA, SPRING/SUMMER 1990, DETAILS, MARCH 1990 via http://www.fashionprojects.org/

BILL CUNNINGHAM, IMAGES AND TEXT ON MARTIN MARGIELA, SPRING/SUMMER 1990, DETAILS, MARCH 1990 via http://www.fashionprojects.org/

關於解構,1993年《紐約時報》的形容倒也貼切幽默:「Comme des Garcons 的川久保玲像是媽媽,Jean Paul Gaultier 是爸爸,Margiela 是他們最得寵的小孩,Coco Chanel 則是每個設計師的遠親,你很容易就會發現大家相似的地方。」

當時還是英國百貨 Harvey Nichols 創意總監的 Amanda Verdan 表示:「70 年代,義大利有 MISSONI、KRIZIA、VERSACE;80 年代,巴黎有 CHANEL、MUGLER、Motana,時尚的趨勢浮沉盛衰,為何是安特惠普?誰又知道呢?」

Maison Martin Margiela:十大真相

 

當時代改變:
S__83722245

2002 年時,在他們打響名堂快要 20 年之際,《WWD》以一篇〈比利時的前衛是否退流行了?〉敲醒了時代的改變,「我覺得前衛概念已退流行,這是 80 年代所遺留的事物,你能告訴我現在什麼是前衛嗎?」Ann Demeulemeester 如是說(她曾表示 1995 年是個她不喜歡的年代,因為當時很多精品大牌開始進入成衣系列。)

雖然概念性服飾逐漸退燒,可他們的品牌依舊在店鋪中占有一席之地,當初的跨世代的證明現在似乎已沒必要,Dries Van Noten 認為:「過往大部分古怪的東西都已被做過了,致使人們轉向安特惠普尋求概念時裝,你會慢慢了解到,客戶並不對此感興趣,可能那個需求已不復存在,以前人們想要被驚豔,可現在反而是對創造美麗的服裝比較有興趣。」Walter Van Beirendonck 表示:「時尚現在是關於明星以及如何讓女人看起來更性感。」

Antwerp Six via NYtimes

Antwerp Six via NYtimes

隨後的日子,Martin Margiela 2009 年離開同名品牌;Dirk Bikkembergs 2011 年品牌讓 Zeis Excelsa SpA 收購退出時尚產業;Ann Demeulemeester 於 2013 年離開同名品牌,當前,也唯獨 Dries Van Noten 和 Walter Van Beirendonck 兩人還在。

你說是急流勇退嗎?或許是吧。比利時的時尚已被媒體定義為前衛,七位前人努力所打響的,是他們那在伸展台和服飾上的新創造力,他們解構了性別、服飾和與身體之間的關係、把高級和二手布料相互混搭結合,將素人帶上伸展台,還有隻身抵禦大集團的獨立精神。Linda Loppa 在《Margiela:The Hermes Years》上感嘆道:「如今的時尚只是在拼貼,很難說有美感可言,我們被大量的造型和背負壓力的大牌設計師們所淹沒…..,我每天都在懷念 Martin Margiela 在時尚產業的創意,我已找不到合適的衣服,能代表我或是啟發我。

如今後續的 Raf Simons、Veronique Branquinho、Bernhard Willhelm、Anthony Vaccarello(Saint Laurent)、Haider Ackermann…等,他們還在努力著。

時尚大事!Dries Van Noten 發起連署,要求調整新品發售時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