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為時尚產業都爽爽賺嗎?其實背後辛勞你知道多少
via Costanza Milano for BoF
一篇《Bof》的文章〈時尚從業者身心健康面臨威脅,你也是其中一員嗎?〉激起了關於業界身心健康的探討,雖然每個工作都有壓力,但時尚產業的問題則在於,工作與生活拆不開的息息相關,根據內文表示:「時尚不僅是一種產業,也是一種文化。該產業人員工作與生活之間界限模糊的程度在其它產業都十分罕見。『時尚也是做生意的,要求工作者工作的時間遠遠多於合同上標明的時間。在時尚產業工作,基本相當於全天24小時都在線,』時裝評論員、金士頓大學(Kingston University)多樣性教授Caryn Franklin說,『這會影響人們的平衡與平靜。』」
「此外,融入時尚界文化,通常也意味著隨之而來的時裝界社交日程:晚宴、派對以及其它活動。該行業對“完美”的強調往往侷限於極為狹窄的審美標準,這也可能加劇人們的壓力。『你必須時時刻刻很完美,永遠都得反應快,努力社交擴大人脈,要不斷參加派對,和某些人喝喝酒……但到了第二天,還是得按時起床工作,』倫敦時裝學院(London College of Fashion)心理系課程主任、英國心理學會倫敦及周圍各部分會主席Carolyn Mair博士說,『人很難始終保持這個量的能量、生活方式與創意。』」
是的,「人很難保持這個量的能量、生活方式與創意」,業界友人也對此加以補述:「你必須常面對只為形象而活的老闆和愛搶風頭的主管,要擁有源源不絕的創意提案和被回絕打槍的挫折準備,事情將永遠在最後一刻出現變數。電影《穿著Prada惡魔》或許看似誇大,但或多或少體現了產業真實的一面,就是24小時都要待命,在這極其主觀的世界裡,“以貌取人”的案例層出不窮,甚至會因他人的穿著、外型、家世背景、氣質磁場..諸多外顯因素讓你的生活更加悲慘。」
根據《New York Magazine》專欄《the Cut》有篇〈My Grueling Life As a Parsons Fashion Student(暫譯:累死人的Parsons學生生活)〉,似乎在面對身心健康的威脅,從設計系的學生時代便已開始?文章傳達了服裝設計系學生的忙碌,「學生幾乎一直都在工作,甚至週末或是深夜也是。一般學校只開放到十二點,但到了考試時間就會變24小時,幾乎80%的學生都會留守在那。」作者表示,四年來的忙碌讓她無暇戀愛,「幾乎不太可能和別人談感情,連和父母的關係都很難維持,如果晚上和朋友去Bar喝幾杯,我能聊的就只有如排山倒海的作業。」
這些辛苦的時尚設計的學生們,其狀態在近期《1 Granary》雜誌上一篇〈Are we having fun? mental health and fashion education(暫譯:我們真的開心嗎?心理健康和時尚教育)〉有了探討,畢竟能存活到畢業,緊接而來的是工作壓力,而《1 Granary》訪問了甫從聖馬汀畢業生們,上述的累值得嗎?受訪者們皆以正面回應,可設計師Firpal Jawanda提到,「這辛苦不該用值得來形容,因為我不認同經過苦難煎熬才能出頭天的老套公式,」他說,「雖然學習帶來心理壓力是很正常的,但這壓力不是畢業之後就會煙消雲散的。」
via The New York Times
受訪設計師Matilda Söderberg也在同一篇文章表示:「現在問題在於時尚產業並沒適應出其他的能給設計師的工作機會(能多往創意發揮而不是海報牆的廣告),除非你夠幸運遇到有錢的贊助。」儘管帶有極大的負面情緒,他們仍靠對時尚的熱情支持下去,另一位設計師Nicholas Daley認為:「我覺得在聖馬汀這段期間,磨練身心挑戰極限是非常重要的,這讓我在面對未來的現實做了準備,畢竟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你必須知道如何面對、解決問題。」如果可以,有什麼能幫助“舒緩”這個狀況呢?許多人說錢,有人開玩笑說一隻小狗,也有人說如果工廠能快點給回覆的話會幫助很大,但重點則是Daniel Fletcher所說的:「就是希望產業能緩一下,因為有太多沒必要的系列攤在檯面上。」
.
最後,我們以《i-D》一篇〈10 teachers’ tips for wannabe fashion students(暫譯:十位教師給想成為時尚學生的建議)〉作結尾,這篇給了想進入時尚學界的人一些忠肯建議,對想讀設計的人來說,「為什麼你想要它?你的目標是什麼?你對這個科目究竟多有興趣?你認為你自己是誰?你的熱情定位在哪?你有什麼話想說?時尚教育將會幫你催化上述的答案,如果你還有其他事情想做的話,那你便會成為更好的人。」聖馬汀時尚設計碩士班課程總監Fabio Piras如是道
而對想成為時尚編輯記者的人來說,倫敦藝術大學高級講師Rob de Niet則表示:「多閱讀,越廣越好,這很重要,別只是時尚雜誌,而是藝術、音樂、科技、次文化、工業和活動展覽…等等,時尚並非虛幻飄渺,你也不該如此。試著發展一些你所尊敬人事物的品味(例如:誰是你認為很棒的時尚作者而且什麼讓他們這麼棒?)去寫點什麼吧,沒什麼比寫東西出來更容易證明自己的方式,如果是好的你會得到注意的。別寫的在抱怨傾訴一樣,走出門去,採訪人們,感受一下事物,寫點外界正在發生的事吧。」在想進來這個行業耗盡熱情之前,或許也可以先問問自己同樣的問題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