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處在氣候變遷最劇的世代,回收衣物比你想像的還重要
在服飾已成全球最賺錢的產業之一的當今,將近6000萬人投身時尚業,《世界經濟論壇》推估10年後的產值將倍數成長到10兆美元。這樣的輝煌,也讓服裝產業背負著「繼石化產業,全球第二大污染源」的惡名,生產鏈上產生大量化學污染和耗費驚人水電不說,美國人去年就丟了1,280萬噸的衣服(當中90%結果都是垃圾掩埋),而根據環團綠色和平在今年6月做的調查,小寶島台灣每年至少丟棄520萬件。
知名瑞典成衣品牌H&M曾在宣傳影片中這樣勸導著:「時尚沒有規則,但請回收你的衣服。」
去年底通過的「巴黎氣候變化協定」中,法國巴黎銀行證券部(Exane BNP Paribas)奢侈品主管Luca Solca認為,企業必須用實際行動來支持自己的環保故事,否則將失去消費者的信任。「社交媒體正使我們的公司變得越來越透明。人們對於環保、勞工權益等問題越來越執著,企業將越來越難逃其咎。」他在接受《Bof》訪時表示。
關於「回收」這項工作,「我們必須改變時尚的生產,將生產線從單向直線變成“閉環循環”。」H&M執行長Karl-Johan Persson說道,「紡織品閉環循環系統能回收被淘汰的成衣並製成新衣,不但可以減少紡織廢料,也能大大降低對原始資源的需求及時尚產業對我們地球造成的衝擊」。
當然,不只H&M,諸如像是American Eagle Outfitters、Patagonia、Levi-Strauss & Co、Nike、The North Face還有Zara,上述都有實施舊衣(鞋)回收並研究再製。
Nike Flyknit technology film from Darrin Crescenzi on Vimeo.
在企業試圖改變的當下,消費者也是「閉環式循環生產」的關鍵,諸多品牌都有提供舊衣回收的服務,但效果甚弱,以H&M為例,2015年全球僅回收了1,200噸的衣服(台灣佔了5,000公斤)。專家研究認為,世人需區分閉環經濟和回收衣物的差別,前者是將衣服用科技或設計將原料再製;而後者的衣服大ㄉ多是賣給二手店或是按重量批發出售(這是舊衣回收筒的處理方式),當衣物被判定無法再穿時,用途則是賣給窮人、當娃娃填充物、地毯或是焚燒掩埋。
然而,這條閉環經濟之路和也在近期有了進展,舉例來說,英國創新紡織企業Worn Again在H&M和Puma(Kering)的加入後,他們順利研究出將混合纖維分開並且當成原料使用;相當重視水資源的LeviStrauss&Co和紡織公司Evrnu,在今年也成功做出全球第一條採用再生舊廢棉製成的牛仔褲,據Evrnu資料表示,由創新團隊研發的Levi’s牛仔褲原型是用大約5件廢棄的棉T恤製成,且用水量比原始棉製品少98%;Nike團隊所研發的Flyknit系列,其編織法減少了60%的資源浪費,並成為前景看好的製鞋技術。
海洋保育組織Ocean Recovery Alliance創辦人Doug Woodring表示:「許多企業現在已經意識到,環境可持續性發展所帶來的積極影響不僅作用於他們所服務的社會,還有企業的道德底線。通過一系列回收、再利用以及閉環的方法來管理塑料生態系統,可以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節省資金,提升品牌價值,並創造企業供應鏈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