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奧運代表團服的設計,會這麼重要?
雖然大家都在說運動不要跟政治牽扯,但是自古以來運動與國家認同早已劃上等號,不同的民族和國家透過運動的儀式、賽會和參與,讓人民產生對自己群體的認同和歸屬感。還記得12年前朱木炎與陳詩欣戴上月桂冠,當時是如何點燃大眾對於奧運比賽的熱情,或是2005年王建民登上美國職棒大聯盟,關鍵比賽學校甚至還準備大螢幕供學生集體為他加油;在那段時間裡,人與人的紛爭減少了,一致對外的競爭心提高了。台灣是個島國,長久以來歷經清朝、日據、以及國民政府撤退,之間還受盡許多不平等條約的委屈,因此一旦遇到國際型比賽,這份全體追求勝利的時刻,絕對能夠凝聚起所謂的國家認同。
Olympic uniform design by Felipe Oliveira Baptista, creative director of Lacoste ,via nytimes
今年里約奧運即將登場,中華奧會代表隊團服的新聞一公開,立刻得到不少民眾轉貼分享,只是全都是一面倒的批評,「醜」、「俗氣」、「過時」此起彼落的嚴厲叫罵,卻也有人認為不過只是件衣服,最後得獎成績才算重要;但事實上奧運開幕儀式絕對是國家級的時尚展演,每位參與者身上的穿著同時也代表了自己國家的美感水平。2014年俄羅斯Sochi冬季奧運會,美國代表隊穿上由Ralph Lauren所設計的服裝出場,過分強調星星旗及奧運五圈的設計,被媒體批評為「老奶奶縫製的醜陋聖誕禮物,天佑美國。」只是在同一時期,以Chinese Taipei名義參加的台灣代表隊,更被《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點名為奧運會上最差著裝隊伍,(Taiwan the worst-dressed team at the Olympics.);關於這件事情,當時奧委會秘書長陳國儀解釋說,台灣只有很少的預算在冬季奧運上,而且對於時尚的見解每個人都有所不同,無法讓所有人滿意,會在未來尋求改進。
via Wall Street Journal
要設計出好看的運動服絕非易事,本次擔任法國奧運隊服設計師Felipe Oliveira Baptista(Lacoste創意總監),在接受The New York Times採訪時表示:「你必須在國家圖騰以及足夠在電視上識別的符號上考慮,同時還要兼顧時尚及舒適性,這個任務給我帶來非常非常大的壓力。」日本服裝大師三宅一生Issey Miyake,也曾在巴塞隆納奧運會上,替立陶宛設計奧運代表團服;三宅一生一直對體育類的相關活動很感興趣,也從很多運動選手的身體、動作、習慣得到服裝設計靈感;311大地震過後兩年,心繫震後東北災區的Issey Miyake先生,當他得知青森大學男子體操部在構思新的表演活動,便主動表示能為他們設計表演服裝,雖然男子體操知名度遠低於棒球或足球,但在三宅一生眼中,這些年輕人跳躍的身姿就是日本未來的光明與希望;為了使表演服裝可以完全貼合身體,讓舞者每個表演動作均不受到衣服限制,設計團隊延續品牌經典褶皺技術,研發出全新可機洗快乾織物,也就是後來2013年全新男裝系列「HOMME PLISSÉ ISSEY MIYAKE」的雛型,「衣服不應該只是為了奢華而產生,應該為了解決實際穿著而設計。」後來,青森大學也不負眾望勇奪12連勝的傲人戰績。
FLYING BODIES,design by HOMME PLISSÉ ISSEY MIYAKE
2013年11月才開始第一次發表,Homme Plisse是三宅一生旗下最年輕的品牌,較厚實卻富有彈性的布料很適合男性日常穿著。
關於美感提升的議題,猶記得今年花燈福祿猴就已經炒過一次,當時臉書上也是充滿嘲笑以及諷刺的文章,也有更多人希望政府能夠在設計上下點功夫;只是才過半年,這種以醜為行銷的「國家級設計」依舊層出不窮,這次笑完罵完那下次呢? 套句青森大學男子體操部總教練中田吉光所說:「體育重視的是人與人之間的協調關係,盡心盡力為他人著想,我們要讓全世界看到日本年輕人的這種姿態。」 總言之,體育文化所帶動的不僅僅是廣告收入,更在整體社會結構上扮演重要角色,倘若今天相關單位能夠多重視設計這塊,不再是以裙帶關係挑選服裝團隊,是否能夠呈現出令全民滿意的代表團服,真正促使人民團結一心來為台灣加油?